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揭阳市普宁市洪阳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5281007033323E/2018-00001 分类: 公告
发布机构: 普宁市洪阳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8-12-15
名称: 《普宁市洪阳镇总体规划(2018-2035)》(草案)主要内容
文号: 发布日期: 2018-12-17
主题词: 规划
【打印】 【字体:    

《普宁市洪阳镇总体规划(2018-2035)》(草案)主要内容

发布日期:2018-12-17  浏览次数:-

为谋划普宁市洪阳镇的长远发展,科学引导洪阳镇社会经济协同共进,镇政府目前已组织完成《普宁市洪阳镇总体规划(2018-2035)》的编制工作。根据《城乡规划法》等法律的规定,现将《普宁市洪阳镇总体规划(2018-2035)》向社会进行公示,公开征询意见。

 在公示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以书面、电子邮件等形式,对规划提出意见或建议。为便于更好地沟通和进一步完善规划,请在提出意见和建议时,署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应加盖公章。

 公示场所:普宁市洪阳镇政府政务公开栏

 公示日期:2018年12月15日至2019年1月15日

 反馈意见受理单位:普宁市洪阳镇人民政府

 联系人:张庆城    电话:13076592679

 电子邮箱:pnhy2842222@163.com

 查询网址: http://zwgk.puning.gd.cn/zwgk/openInfo.action?depCode=007033323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1、镇域规划范围:洪阳行政辖区范围,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镇区规划范围:,东至镜院村,西临赤岗镇,北临沟边村,规划范围面积共计14.4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为2018-2035年。其中:近期为2018-2020年,中期2021—2030年;远期2031—2035年。

二、发展目标与战略

1、发展目标

1)整体目标

整合旅游资源,与区域对接,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仓储物流业,做强做大绿色能源产业,营造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环境,推动洪阳镇各项事业的进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发展

2)经济发展目标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三大产业比例,重点发展特色花卉农业商贸物流仓储业文化旅游产业,提升第三产业水平,推动城镇经济迅速发展。优先发展商贸物流业和生态人文旅游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

3)社会发展目标

加快城镇化进程,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5%,2035年达到65%;居民收入提高,城乡协调发展,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就业渠道拓宽,实现充分就业。人口素质不断提高,逐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以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健全的科教体系,发达的医疗卫生事业满足居民的生活和消费需求。

4)环境发展目标

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发展生态经济,依托洪阳河打造绿色的滨水景观长廊,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促进“产业生态化、环境资源化”,形成合理、高效、节约利用资源的可持续资源消费模式。加强生活、生产污水和垃圾的处理,使洪阳成为适应现代化需要的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小城镇。

2、发展策略:

1)争取政策支持,试点带动发展

洪阳镇应争取获得省市的政策支持,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旅游发展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镇村融合发展的政策试点为洪阳镇镇域的整体发展提供政策契机

2)以对外交通为依托发展商贸物流业

洪阳镇域内有潮莞高速揭普高速从北侧通过,并在紧邻的赤岗镇设有高速出入口衔接,随着236省道复线和普宁至汕头城际轨道的建设,洪阳镇对外交通区位将显著提升,为洪阳镇面向普宁市区及揭阳地区发展商贸物流业提供了交通支撑。

3)立足镇域资源禀赋,发展历史文化旅游

洪阳镇域旅游资源丰富,有培风塔、德安里、普宁学宫、文昌阁、华严寺、昆冈书院、城隍庙等二十文物遗迹,洪阳河沿岸风光旅游资源,镇域红色爱国旅游资源,应立足其资源积极开发生态文旅休闲

4)优化镇域交通网络构建内有外联的交通体系

构建镇域高速—县道—环城路—乡道四级道路网络体系,实现镇域交通便捷化、层级化和高效化,促进镇域与周边区域的互联互通。

5)外联内达、疏解交通,构建“两一环”的镇区干路网

规划按照外联内达、疏解交通的原则布局内外交通体系,实现对外交通快速化,镇内交通慢行化与便捷化的目标,规划形成“两一环”的镇区干路网。

6)完善交通设施,促进镇域空间拓展

在洪阳镇城南商贸区新规划一处汽车客运站,以满足镇域对外交通需求。

7)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发展

保护养育现有的自然山林,对于山体裸土的区段应进行生态修复,维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对滨水地段的农田进行生态化开发

优化镇区生态环境,实现镇区与洪阳河的生态串联与空间融合

8)优化空间格局,发展人文生态休闲小镇

通过古镇复兴、镇区扩容、交通疏解,优化镇区空间环境,打造品质、人文、生态的镇区生活空间,建设历史文化特色旅游小镇。

三、镇村体系规划

遵循有利促进全镇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原则,建立一个合理而完善的镇村等级结构模式,规划将洪阳镇村体系分为中心镇区、中心村和基层村三个等级。

1、中心镇区:洪阳镇区,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中心,服务全镇,范围包括现状镇区及根据发展需要加以控制的周边区域,包括洪阳镇区厚田村、前山村、后山村、鸣岗村、岐岗村、东村、西村、南村、北村、昆安村、新安村、水龙寨村、和安村、钱湖村坵塘村、宝镜院村、古份村洪山村、马南山村部分建设用地组成的中心镇区。

2、中心村:是镇域内一定片区的中心,建设集贸、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设施,服务本村和周边基层村。遵循拥有发展空间、有一定经济基础和产业支撑、对周边村镇要有辐射带动能力等原则进行中心村选取,结合洪阳现状条件,选定水吼村、洪山村、林惠山村、宝镜院村、仙步

3、基层村:其他基层村,主要是为本村村民生产生活服务,以农业生产为主,以种养业旅游业为基础,对农村建设用地积极改造,部分为城镇建设用地占用的,中心镇区。选取适宜土地建设新村。洪阳的基层村马湖村、龟背村、坵塘村、雨堂村、富袋村、上寨村、后坑村、马南山村、乌犁村、枫安村、金丰村、古份村。

四、镇区空间布局规划

规划形成一心三核促发展两轴交汇三区的镇区空间结构。

1一心商贸中心

商贸中心是镇区的经济产业发展中心,承担着大型综合市场商贸物流仓储的职能。

2核:文化核心,生态核心,生活服务核心

文化核心洪阳传统生活中心,是老城风貌历史文化的展示。

生态核心是洪阳商贸区的景观核心,处于商贸区的生活服务中心同时兼具生态旅游服务和商业金融服务的功能

生活服务核心是城东居住生活中心同时兼具生态休闲、购物配套服务的功能。

3两轴东西向城镇发展轴,南北向城镇发展轴

两轴是镇域的交通发展主轴,也是镇域的经济产业发展轴线,串联了个功能片区。

4三区:传统风貌古镇区,城东居住区,城南商贸

省道236西部,省道237部为界限是传统风貌古镇区,是洪阳镇区历史文化中心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及相关的商贸、旅游接待、文化产业,并保留传统的居民形态和功能,用地除居住外以商业金融和旅游经营为主。

南部为城南商贸区,把握商贸优势,发展专业市场、商贸物流为主的第三产业服务体系,完善配套服务、商务金融、仓储物流设施,形成政治、经济中心成为商贸区发展的新经济引擎。 

东部为城南居住区,储备未来发展空间,保留现状结构,规划以居住,商业,文化体育,生态公园等综合服务功能,实现镇区扩容打造宜居宜业的综合型住

五、镇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行政办公设施规划

根据《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行政管理设施规划用地需求表如下:中心镇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镇政府,用地面积为10000-20000平方米与其他有关机构形成综合楼。保留洪阳镇政府居委会、派出所、国土资源所、规划建设办公室、供电税务局等行政办公用地。在城南商贸区规划处市级政务服务中心,配套新区未来行政管理设施的需求,减轻现行政中心的压力和衍生的矛盾。镇区内部规划行政管理设施用地共6.19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0.54%

2)教育科研设施规划

洪阳镇现状有中小学34所,其中初级中学4所,小学30所。中小学在校学生14975人,其中初中(102个教学班)学生4862人,小学(305个教学班)学生10113人。其中位于中心镇区的有中学4小学15

全镇有幼儿园25所,其中镇公办中心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10所,小学附设幼儿园14所,全镇在园幼儿总数3868人。

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位于镇区。

3)文体育设施规划

参考《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中对文化娱乐设施规模与服务范围的规定中心镇3-5万人应设置1影剧院,建筑面积2000-3000平方米,设置1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7000-9000平方米;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根据指引洪阳镇人口预测,远期人口为13.5万人,建议新建影剧院一处活动中心一处建议结合文化娱乐功能,综合布置。

因此本次规划文化设施用地23.03公顷,体育用地16.21公顷保留方方纪念馆的文化和运动健身功能。规划结合城南商贸区中心公园建设洪阳镇全民健身中心,配建综合图书馆、电影院影剧院一体的文化中心,同时规划在城东居住区配置文化体育建设用地,满足未来区的发展需求

4)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参考《广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中对医疗保健设施规模与服务范围的规定中心镇5万人应设置1综合医院,用地面积12000平方米;每3-5万人可设置1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地面积1500-2000平方米;每5-10万人,应设置1所规模100床的敬老院,用地面积2500-3000平方米每个街道建一所30-50的托老所,用地面积800-1500平方米。

扩建原有普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规划在城南商贸区新建普宁市第二中医院,用地规模3.3公顷。并在规划两处社会福利用地,建养老等服务设施。保留原有其他医疗设施,要求各社区配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街道配建托老所。

5)商业金融设施规划

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116.32公顷,其中:保留原有旧城区商业设施,改造中山街为商业步行街,包括当前零售商业、餐饮服务等;在洪阳河南侧三处滨水公园各规划一商业用地,为洪阳旧城区提供更多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旧城区北部靠近洪阳大规划农贸市场,满足旧城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在城东居住区结合现状水果批发市场和美佳乐购物中心规划生活服务中心,配套新商业用地城南商贸区配套商业、商务金融物流仓储用地,为洪阳镇发展商贸物流业奠定基础。同时考虑未来洪阳镇发展旅游业。需配建大型商业,酒店,金融服务设施。洪阳美食名镇影响很大,洪阳小吃在潮汕美食中有不可代替的地位,规划并预留潮汕美食产业及潮菜烹饪职业学校规划用地。

六、镇区综合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规划

洪阳镇对外交通主要有潮莞高速、揭普高速省道236省道237城际轨道

2道路系统规划

1)道路系统结构

规划形成一环的镇区干路网,其中:是指占棉公路;是指揭公路和规划纵一路“一环”指环城路:。镇区内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两两相交,形成高效的内循环道路网络。

镇主干道:镇区的主干道规划道路红线宽32m36m50m用于连接主要对外交通和组织镇区内部交通。揭池公路红线控制宽度为50米,占棉公路红线控制宽度为36米,环城路红线控制宽度为50米,洪阳大道红线控制宽度为32米。

镇区次干路:规划次干道道路红线宽20m24m具体要求按控制性规划执行),以交通和服务功能为主,解决各功能区内部的主要交通,与主干路共同构成地块内部交通主骨架,保证道路系统的完整性和可达性。

镇支路:规划镇区支路道路红线20m18m15m12m具体要求按控制性规划执行)、用于解决地块之间的交通联系。

2)道路等级规划

规划按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设置道路等级,其中:主干路是连接镇区和镇域其它功能组团的干线通道,主要承担过境交通,设计行车速度宜为40-60公里/小时;次干路是连接镇区内部组团间的主要通道,设计行车速度宜为20-30公里/小时;支路为地块提供车辆通道。

3交通设施规划

1)加油站

规划保留镇区三个加油站。新建一个加油加气站,位于环城路占棉公路东段交汇处

2)停车场

规划在镇区共分布18处公共停车场满足旧镇区、城东居住区、城南商贸区的停车需求。

3汽车客运站

规划在镇区新建1处汽车客运站,位于池揭公路的南段,环城路一侧出入镇区交通便利满足洪阳镇居民的出行要求

4公交站场规划

在洪阳城轨站预留一处、镇中心预留两处公交站场规划用地洪阳城轨站公交站场公交连接周边各镇,从城际联系方面巩固中心镇地位;镇中心公交站场连接揭阳市区、普宁市区机场高铁站及其他旅游集散地,洪阳城内有序发展黄包车,方便外地旅客到洪阳旅游品味美食,起到聚拢游客人气作用。

七、镇区绿地系统规划

1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绿地系统结构形成以周边山体、树林为背景,以城镇风貌区为重点,山、水、城、园交融的景观格局。可以概括为:

三心”——在沿洪阳河边、万花园,镇区中心公园分别打造一处核心景观节点。

”——滨河休闲景观轴,城市景观带。

休闲景观:滨水景观轴线主要沿洪阳河、文溪河沿岸营造。此轴线可以营造出水城融合的滨水景观。依洪阳河带强调自然水体景观特点,引入滨河景观渗透。

中心景观:沿东西、南北走向主要道路形成两条城市景观轴,两边用地多为商业用地和公服用地,使其更具有公共性。

两条景观轴线将城市的主要出入口、重点景观地段和结点,以及山与水连接起来,是城市景观认知的重要途径。

多节点”——在体现生态原则的基础上设置了多处生态景观公园,分散布置。集合环城水系,绿地公园打造处次要景观节点保证居民方便到达,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活动之所。

充分结合、利用现有山体、水系,创建完整的绿地系统,将不同的绿地空间联成整体,并结合绿地功能与形式,考虑特色种植,从植物形态、色彩及自身生物特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强调环境设施、绿化种植的一体化设计和自然化效果,避免过重的人工环境痕迹。

2绿地系统规划

本次规划将规划区绿地分为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类。

公共绿地:合现状自然、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以线、均质到达的原则进行城镇公园绿地的布局规划。规划一处中心公园一处花卉公园一处市民公园、一处古镇公园、三处滨水公园和多处社区公共绿地同时在洪阳河、文溪河百里桥河有5-20米的滨水公共绿地作为未来洪阳镇旅游休闲好去处,公园绿地共占地111.71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9.78%

防护绿地:规划到2035年,防护绿地占地约24.23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2.12%

八、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1、近期建设规划期限、规模

(一)期限: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20182020年,期限3年。

(二)规模:按照预测,镇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以6.72平方公里控制,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81平方米。

(三)城镇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

近期建设规划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主要是镇东部和南部沿池揭公路、占棉公路正在建设的部分用地。重点建设城镇新中心,使其在近期迅速成为拉动洪阳发展的核;以及开发北面部分新型产业用地和改善老城区。在近期形成多组团的城镇空间布局模式的雏形,为远期城镇的发展构筑好发展框架。

2、近期建设重点

1)近期重点建设

围绕中心公园形成一个洪阳镇新中心,在该区建设镇级文化娱乐中心和体育活动设施,加大商业金融的投资,合理协调开发,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控制。近期建设计划建议:完善城镇路网建设,加强文化娱乐设施、体育活动设施、商业金融设施、教育设施和公共绿地建设,使其在近期成为集政治、经济、文化、休闲为一体的核心。

2)近期住宅产业建设

近期住宅产业建设引导区位于规划纵一路两侧。作为新建居住组团和旧城拓展区,引导居住组团的开发建设。均属交通条件便捷场地,因此开发条件较为成熟。提倡按“开放型居住小区”新模式建设。近期住宅产业建设11处。

3)近期新兴产业发展建设

近期新兴产业园区位于北部。园区以独栋写字楼、高层办公楼、标准化厂房、中试研发楼为开发对象,打造产、学、研产业集群,帮助政府改善区域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近期加强该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网、提供充足水、电利用优惠的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步伐。

4)近期重点改善区

对洪阳的老城区,应以改善道路和环境为主。充分利用旧城区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及相关的商贸、文化产业,增强旅游接待能力。以德安里内外部环境建设为核心,借助洪阳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逐步展开旅游的开发建设,使洪阳的旅游业发展逐步能够形成较强的区域影响力和市场空间。

3、近期道路交通发展

1)对外交通

对洪阳镇区现有道路进行综合改造,整治道路两旁的商业网点,为城镇对外交通的完善和总体规划提供必要条件,积极推动区域重大交通设施建设,优化省道236、省道237区段环境,启动环城路前期工作。

规划公共停车场3处,公交首末站2处,主要用于社会车辆、出租汽车、公共汽车停放。

完成汽车客运站的建设,完善对外交通体系,增强区域交流。

2)对内交通

旧城区重点是进行旧城道路的完善、改造、升级与环境整治,并在改造的同时,增加公共停车场的用地和广场用地。

修建产业园区和重点建设城南商贸、城东居住区的一些主、次干路,完善内部道路系统。

3、近期公共设施发展

1)强化旧城区商业设施建设,适当增加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配套设施,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2)近期完成2处大型农贸市场建设。

3)近期完成洪阳中学的扩建、新建两所小学。

4)新建普宁市第二中医院、老年休养院、扩建普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5)近期围绕镇中心公园建设政务服务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

6)近期推进在建的污水处理厂全面投入使用。

7)近期建设两处消防站、两处垃圾转运站。

4、近期绿地建设

近期建设镇中心公园、鸣岗村公园,提升组团生活品质。

九、规划实施建议

1)保育生态环境,划定生态控制线

深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严格划定镇域范围的区域绿地界线,保护区域绿地生态环境。

2)细化产业政策,构建特色的产业体系

立足洪阳镇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深切依托镇域生态环境特点,以城镇总体规划为指导,深入细化产业发展政策,包括:编制农业产业种植种养名录,推动镇域优势农业向品牌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严格设立第二产业发展门槛;积极开展生态休闲产业的发展策划,建立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库,组织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推动旅游地产和休闲观光产业有序发展。

3)加强镇际沟通,实现城镇功能的区域衔接

以区域统筹作为洪阳镇建设生态旅游和生态名镇的内在依托,积极推动洪阳镇和周边各镇的紧密沟通,加强镇际建设规划的统筹合作,实现洪阳镇与周边镇统筹发展,包括:建立区域生态环境的协同保护机制,开展自然保护联防联保工作;推行基础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建构一体化的道路交通网络,协调沿线各镇区服务职能;强化旅游资源的联合共享,做大生态旅游经济总量,提升区域生态休闲旅游吸引力。

4)严格规划管理,积极推进下层次规划编制

总体规划是辖区范围内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纲领文件,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镇人民政府及镇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应严格依照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积极组织规划实施,强化城乡规划的管理工作。同时,要增强总体规划的建设指导作用,充分利用洪阳丰富的资源条件,依据城镇总体规划中的近期建设目标与重点,及时组织编制各重点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土地使用功能,以保证总体规划意图的全面落实,为洪阳的城镇化发展创造条件。

5)强化节能降耗,深入践行绿色的城乡规划

以节约能源、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在下层次规划编制、建筑及工程设计中践行绿色城乡的规划格局,着力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地区开发模式,大力推进绿色社区建设、鼓励推广绿色建筑建造,在建设实施环节强化最高耗能控制要求,确保城乡规划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强化规划约束力。

 


附件:

1.35镇区近期建设规划图.jpg

2.35镇区近期建设规划图.jpg

3.35镇区近期建设规划图.jpg

4.35镇区近期建设规划图.jpg

5.35镇区近期建设规划图.jpg

6.35镇区近期建设规划图.jpg

7.35镇区近期建设规划图.jpg

8.35镇区近期建设规划图.jpg

9.35镇区近期建设规划图.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