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阶段以来,普宁市流沙东街道聚焦商圈聚集性强、流动性大、新业态多等特点,以“党建+商圈”的模式,通过构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商圈有机共同体,聚合商圈内的党组织、商户、企业、社会组织和群众,积极探索“组织保障、服务暖心、发展融合”的精细化夜间经济发展道路,实现党建引领与商圈繁荣良性互动,让商圈底色更“红”、服务更“优”、夜色经济发展更“出圈”,助力普宁市“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坚持党建领航,让商圈底色更“红”
流沙东街道坚持把党建工作贯穿到商圈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发挥党组织“动力引擎”作用,打造有凝聚力、有执行力的坚强战斗堡垒。
建强组织固根本。整合商圈内党建资源,建立电商、美团外卖、体检行业3个非公企业党支部,提高“两个覆盖”质量,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商圈内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扶持和服务。
充实队伍添动能。结合“两企三新”底数摸排和组织建设“双同步”工作,将商户中的“隐形党员”“口袋党员”挖掘出来,纳入管理,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带头参与商圈志愿服务,目前3个支部共有党员20人。
夯实阵地强保障。依托3个支部,投资约130万元,打造面积约550平方米的普宁国际商品城党群服务中心,成为普宁市首家融合多业态、辐射多区域、服务多模式的商圈党建红色阵地,构建起区域整合、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商圈党建模式。
提升活动质量,让商圈服务更“优”
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暖蜂驿站”等服务阵地,延伸服务“触角”,为商圈商户、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周边居民等提供便捷而到位的服务,打造新就业群体的“补给阵地”,让商圈服务更多元、更暖心、更有效。
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完善商品城党群服务中心规章制度、管理制度、服务清单,以制度管人管事,健全常态化运行机制。
提供暖心服务。为新就业群体共500多人提供测血压、测骨密度、内外科检查等健康检查,处理劳资纠纷、噪音污染、污水排放、场地秩序等关切问题200多宗,有效提升该群体党员群众满意度。
实施暖企行动,开展亮家底、干部帮扶、专题培训、政策入企、融资对接、铸诚信“六大行动”,辐射服务周边1000多家企业;在党支部的推动下,目前商圈内松散的市场主体已凝聚起来,“零乱经营”变“规范经营”、“零散经济”变“规模经济”,“红”“商”两大特色更加凸显。
创新文旅融合,让夜色经济更“出圈”
流沙东街道坚持以党建引领文商旅融合,推动普宁国际商品城加快“文旅+商圈”的创新联动,打造夜间经济发展崭新名片,激活商圈“夜经济”。
党建赋能招商引资。结合商圈发展定位和优势,紧贴企业、商户需求,依托商圈党支部的引领优势,邀请广州市十三行商会商家代表和普宁市纺织服装产业链企业代表座谈交流,促进服装产业上下游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打造知名服装平台和产品;新春前夕,举办“焕新跃变谋新篇·文商旅体共繁荣”成果展示会暨2025文商旅体融合发展项目启动仪式,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驻。
创新升级商业模式。指引普宁国际商品城告别传统商业街区单一业态形式,以“主题街区+商业+多元艺术”为商业模式、以“一街一景一风格”为亮点打造“0663创意区”,升级“鲤鱼嘴”美食街、国潮街区等高品质特色商业街区,并获选省“粤式新潮流”广东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网红经济”“夜市经济”“非遗经济”“文化产业”齐头并进。
激活夜间经济活力。积极利用各大节日契机开展创意主题活动,如春节期间推出“美食文创集市”,非遗英歌舞表演,以新国潮点亮中式夜游烟火气;创新打造普宁市首个空中花园式游乐公园“造梦空间”。去年来,普宁国际商品城成功吸引夜市经营户、“摊主”200多家,激活了商圈夜间经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