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揭阳市普宁市流沙南街道办事处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726501250/2016-00006 分类: 通知
发布机构: 普宁市流沙南街道办事处 成文日期: 2016-04-06
名称: 关于印发《流沙南街道“文明公厕”创建
文号: 普流南办[2016]9号 发布日期: 2016-04-28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关于印发《流沙南街道“文明公厕”创建

发布日期:2016-04-28  浏览次数:-
( )

公共厕所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窗口。为深化我街道城乡文明创建,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落细落小,改进公厕建设管理服务工作,满足群众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根据《普宁市“文明公厕”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市文明委〔2016〕4号)文件精神,街道决定在辖区内开展“文明公厕”创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揭阳市委十六届二次全会和普宁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厕所革命”为突破口,以干净整洁、管理有效、群众满意为目标,以环境整治、规范管理、宣传教育为内容,以为民利民为落脚点,大力推进城乡公厕建设改造,提高管理、维护和服务水平,培育和促进文明健康生活,实现城乡公厕形象的全面改观,更好地满足人人享有清洁、舒适及卫生环境的社会需求。

二、“文明公厕”创建活动范围

辖区内所有公共厕所(简称公厕),包括在道路两旁、公共场所或居住区等处设置的供群众共同使用的厕所以及公共建筑(如公园、医院、车站、商场、饭店、影剧院、体育场馆、加油站等)附设的为各自服务对象使用的公共厕所。

三、“文明公厕”创建主要任务

(一)完善公厕设施,实现硬件优化升级。

1.公共厕所内墙面、天花板、门窗、分隔板及设施保持完好,无积灰、污迹、蛛网,无乱涂画。公共厕所内的楼梯、地面整洁,无废弃物、无积水、无乱堆放杂物。内外墙面及屋顶整洁干净,外墙立面每年清洗一次。

2.厕位整洁,大便槽、蹲便器、坐便器外侧无水锈、粪便、污物;大便槽、蹲便器、坐便器内无积粪、污垢,洁净见底,保持管道畅通。小便槽(斗、池)无水锈、尿垢、污物,基本无臭;沟眼、管道保持畅通。烟缸、纸篓内废弃物及时清理,不得满溢。

3.公共厕所内照明灯具、洗手器具、冲水器等设备完好,方便使用。采光、照明和通风良好,无明显臭味。

4.工具间(箱)整洁,无异味,保洁工具摆放有序、整齐。

5.公共厕所内通风管道、蹲便器、小便槽(斗、池)、扶手、洗手器具等设施设备,经常进行卫生消毒(每月至少一次);蚊蝇孽生季节定时喷洒灭蚊蝇药物,有效控制蝇蛆孽生;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做好公共厕所的卫生消毒工作。

6.保持公共厕所门前通道、场地无乱设摊、乱搭建、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乱吊挂、乱堆放等行为,无暴露垃圾、粪便、污水、无污迹、无渣土,无蚊蝇孳生地。

7.有残疾人专用卫生设施、老年人和儿童卫生洁具;有合理的男女厕位比例,男女分开的公厕厕位(含男小便器)一般应按2∶3配置。

(二)打造“升级版”公厕。

高标准建设新公厕,升级改造旧公厕,在公厕融入便民服务功能,分步配备洗手液、厕纸、干手机等便民设施。完善公厕导向标志,推动建立手机查询APP、114台公厕查询等指引服务系统。

(三)加强管理维护,提高服务水平。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厕管理制度。明确公厕管理的目标任务和管理责任,规范公厕环卫保洁、便民服务行为,实施公厕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按照“24小时监管,及时清理”的原则,配备保洁人员和工具,实施标准化作业。建立公厕设施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监管人员和保洁人员的责任,加强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管理服务要做到“四有一免”,即有岗位职责制,有卫生监督检查制度,有卫生服务标准,有定时清扫保洁制度,免费开放。

实施公厕监管对外公开办法。把公厕等级、服务时间、服务管理标准、管理单位、责任人及投诉电话等内容公示在醒目位置,规范公厕公示内容,方便群众监督。

(四)加强卫生整治,建设洁净环境。

加强环境卫生标准化管理。实施环境卫生标准化管理,针对行业特点,结合实际,细化管理标准,加强考核。

开展清洁卫生行动。各村(居)人员辖区内公厕,开展集中整治,净化公厕内外环境,改造公厕设备,确保公厕内采光、通风、照明良好、干净整治,无污水、无臭味,使公厕干净整洁成为常态。

绿化美化周边环境。突出“美丽公厕”主题,开展栽花植树、插绿补绿活动,采用去蚊除臭效用和易养护的绿色植物,绿化美化公厕周边环境,做好日常养护,力争建设成花园式公厕,把公厕打造成亮丽景点。

(五)加强宣传引导,培育文明风尚。

加强文明公厕宣传。通过村广播、宣传栏开展宣传公厕建设管理单位和个人先进事迹感人故事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开展讨论,收集诉求意见,曝光存在问题。

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小环境、大文明”为主题,宣传普及公共文明礼仪,引导群众养成节约用水、讲究卫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以“文明如厕,从我做起”为主题开展倡议活动,制订文明公约,倡导文明行为,动员和号召广大群众加强自身文明修养,自觉遵守公厕管理规则。在中小学校开展以“小公厕、大文明”为主题的文明如厕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从小养成有序如厕、礼让为先,便后冲洗、节约用水,不乱吐乱扔、不乱刻乱画的好习惯,做文明小公民。

加强厕所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公共厕所的有效空间,采取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共文明,倡导文明行为。推动公共厕所做到“四有一无”,即有文明如厕宣传牌,文字规范,内容易懂;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有文明提示语;有知识性、哲理性、趣味性的漫画、小故事、格言警句等;无不健康、不雅广告和乱涂乱画。

(六)加强群众性创建,形成共建局面。

开展文明公厕示范创建活动。结合本地实际,制订文明公厕示范创建标准,明确目标任务,确定并宣传推广一批示范单位,颁发“文明公厕示范点”牌匾,鼓励先进,发挥示范效应。

建立定期考评机制。将文明公厕创建纳入公共文明程度测评指标体系,街道每半年要组织一次实地检查评估,测评情况计入文明村(居)创建成绩。

四、“文明公厕”创建活动实施阶段

“文明公厕”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从2016年3月份开始,争取通过六个月时间,初见成效。

第一阶段(2016年3月下旬-4月上旬):调研启动。各村(居)要对辖区内公共厕所进行调查,掌握公共厕所建设、管理和服务情况,研究出台“文明公厕”创建实施意见,启动“文明公厕”创建活动。

第二阶段(2016年4月中旬-6月底):全面整改。各村(居)对照“文明公厕”创建标准,对所辖公厕提出具体整改方案,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确保“文明公厕”创建活动取得成效。

第三阶段(2016年7月上旬):检查验收。街道文明办将对辖区内公厕进行检查验收。对创建不到位的公厕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五、“文明公厕”创建活动任务分工

(一)街道文明办负责总体协调工作,积极做好文明如厕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市民文明如厕,爱护公厕环境。对“文明公厕”创建活动取得的成果进行集中宣传报道,使“文明公厕”创建活动形成氛围;

(二)企办配合市经信局开展加油站、综合性商业大楼、商场、超市等公共厕所的“文明公厕”创建活动;

(三)城南派出所配合各责任单位开展“打击盗窃公共厕所设施专项整治行动”,保护公共厕所设施安全;

(四)国土监察队配合市城管局开展市政配套的公共厕所的“文明公厕”创建活动;

(五)交管办配合市交通运输局开展车站等公共厕所的“文明公厕”创建活动;

(六)计生办配合市卫计局开展各类医院、诊所、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厕所的“文明公厕”创建活动;

(七)食品安全办配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餐饮行业、药品行业等公共厕所的“文明公厕”创建活动;

(八)文化站配合市旅游局开展酒店、宾馆、旅行社、旅游景区等公共厕所的“文明公厕”创建活动;

    (九)各村(社区)负责辖区内公共厕所的“文明公厕”创建活动。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形成合力。公共厕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客观上体现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和文明形象。各村(居)、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文明公厕”创建活动,把公厕管理作为树立我街道文明形象的有力抓手,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地做好相关工作。

(二)加强管理,各司其责。公共厕所涉及各行各业,位置相对分散,缺乏统一的监管部门,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各村(居)、有关单位要肩负起监管的责任,督促做好公厕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三)广泛发动,营造氛围。要广泛发动机关干部、教师学生、部队官兵、社区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公厕创建活动,发挥主人翁精神,热情投身到文明公厕创建之中,共建美好生活、美丽家园。要广泛发动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公益团队,利用技术知识,发挥专业特长,出谋划策、出钱出力,为文明公厕创建注入新活力和新动力。利用广播、互联网、户外广告屏、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媒介,大力宣传文明公厕创建,提高文明公厕的社会影响力,营造人人参与、共建文明的浓厚舆论氛围。

(四)加强督查,确保实效。建立动态巡查制度,街道文明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社会监督员、志愿者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动态巡查活动,并通过媒体向社会通报检查情况。结合文明村(社区)、文明单位检查验收,采取抽样检查与全面考核相结合、专项检查与综合检查相结合的办法,经常性检查文明公厕创建情况,列出负面清单,督促进行整改,通报检查结果,推动公厕文明创建活动的常态化和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