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揭阳市普宁市农业农村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5281MB2D0607X9/2023-00054 分类:
发布机构: 揭阳市普宁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3-07-07
名称: 农作物病虫情报第七期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7-10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农作物病虫情报第七期

发布日期:2023-07-10  浏览次数:-

晚稻秧苗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据早稻中、后期病虫发生实际及晚稻病虫发生规律等综合分析,晚稻秧苗主要病虫害有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瘿蚊、稻瘟病、普矮病等。

        第三代水稻螟虫:预计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世代。螟蛾盛发期为6月24日—7月12日,螟蛾盛发高峰期为6月26日左右,螟卵盛孵期为6月29日—7月中下旬,螟卵盛孵高峰期为7月3日左右。依据:第二代水稻螟虫为中等发生世代。据市站7月6日调查,第二代水稻螟虫为害白穗率为0.2%,每亩残存虫量132头。发育进度:总虫33头,其中五龄3头,预蛹2头,蛹14头,化蛹率为42.42%,蛹壳12个,羽化率36.36%,总的发育进度78.79%;水稻物联网和寮监测点灯测,6月8日-7月4日二化螟达日高峰期为6月26日32头。

        防治意见:

        根据田间调查实际,病虫主要集中晚稻秧田为害,应做好防治兼治工作。种子处理、秧田除虫,能起事半功倍的效果,为确保插植无病虫秧苗,夺取晚稻病虫防治主动权,现提出如下防治意见,供参考:

        1、播种前处理。一是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晚稻高产抗病良种;二是要做好播种前处理,如适当翻晒种子(要避免烈日暴晒),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同时做好种子处理工作(采用咪鲜胺、氰烯菌酯、乙蒜素浸种,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用吡虫啉种子处理剂和毒氟磷拌种,预防秧苗期稻飞虱、叶蝉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花叶病等病毒病),可以有效减少种传病害。

        2、晚稻秧苗是笫三代水稻螟虫为害的桥粱田。秧苗期在播种后10天开始施药,每5天一次,移植前2—3天分别喷施一次“送嫁药”。 带药移栽:秧田应用赤吲乙芸苔、芸苔素内酯等生长调节剂培育壮秧;秧苗移栽前2-3天施用内吸性药剂,带药移栽,预防螟虫、稻瘟病、稻飞虱和病毒病,减少大田前期用药。

        3、山区、半山区和稻瘿蚊发生区,可在播种或秧苗一叶一针期,每亩次用3%米乐尔1.5公斤或10%益舒宝1.2公斤混细沙撒施,防治稻瘿蚊等害虫。

        4、水稻普矮病是水稻病毒病之一,传媒以黑尾叶蝉为主。应在秧苗期狠抓稻叶蝉的防治。每亩次用①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30克;②25%速效扑虱灵可湿性粉剂40克;③30%虱必杀可湿性粉剂40克;④25%斗虱净60克;各加水75公斤喷雾。

        5、凡已发生稻瘟病的秧苗, 要及时采用20% 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或30%富米尔(己唑醇·稻瘟灵)80毫升等对口药剂进行防治,确保秧苗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