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一
崔建军带队到我市调研民俗文化活化利用情况
7月5日,揭阳市政协主席崔建军带队到我市调研民俗文化活化利用情况。揭阳市政协副主席柯东风,我市政协主席吴汉通,副市长王粉娟,市政协副主席陈蔓瑛等陪同调研。
崔建军一行首先来到南溪水乡大港码头调研,实地了解南溪龙舟、普宁英歌的活化利用情况,对该镇积极推进龙舟文化和英歌文化的活化利用给予充分肯定,希望该镇充分把握“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契机,发展好镇域经济,以经济发展来带动各项事业的发展,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活化利用,做大做强文旅产业,擦亮水乡旅游的金字招牌,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南溪样板。
在燎原街道泥沟村,崔建军一行观看了泥沟英歌的演出。大家纷纷对泥沟英歌所展现出来的“阳刚之气”和独特魅力感到震撼,希望泥沟英歌在传承发展、活化利用方面作出创新性的探索,推动英歌文化活化利用走得更好更远,同时要积极推动英歌进校园、进企业等工作,积极培养英歌文化苗子,让英歌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在市文化馆非遗展厅,崔建军一行参观了普宁英歌、普宁嵌瓷、大长陇贺灯、西陇灯笼、贵政山茶叶陶罐等我市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对我市严格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给予充分肯定,希望我市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不断打造和弘扬、振兴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使古老的民间艺术薪火相传,焕发出新的亮丽光彩。
座谈会上,王粉娟汇报了我市民俗文化活化利用情况。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民俗文化活化利用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我市现有各类非遗项目5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个,分别是普宁英歌和普宁嵌瓷,省级项目11个,揭阳市级41个。它们既是地方特色艺术资源的一份真实写照,更是彰显着普宁民俗文化独特魅力。柯东风等调研组成员纷纷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民俗文化活化利用工作提出工作要求和意见建议,希望我市充分发挥非遗文化丰富,保护传承成效显著的优势,持续加大民俗文化活化利用力度,尤其是普宁英歌的传承发展,以丰富的非遗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资讯二
揭阳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我市开展备案审查等工作调研
7月5日,揭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秦雯带领揭阳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我市开展备案审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停车场管理立法工作调研。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行署副专员黄志富,揭阳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林华等参加调研。我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卫华,副市长巫树林,在我市跟岗锻炼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委副书记刘利民等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普宁市稻蔬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南溪镇吉之旅水稻生产核心区)、省道237线普宁赤岗至麒麟段改建工程洪阳路段、广东绿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普宁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实地调研,听取我市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情况汇报。调研组要求,要抓住“百千万工程”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地区资源禀赋和独特优势,进一步谋划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工作,加快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区域互联互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一体推进富县强镇兴村工程。
在备案审查专题调研座谈会上,调研组认真听取了我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监委、法院、检察院等单位关于备案审查工作的情况汇报,并与参会人员深入交流。调研组强调,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高度重视做好备案审查工作,持续提高履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备案审查能力建设。要提升工作质效,按照“七个一”的要求抓好备案审查工作落实,并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全面及时完成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在停车场管理立法座谈会上,与会人员结合本部门职能职责,就如何规范城市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调研组表示将认真梳理论证、分析研究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尽快完善相关条例,使其更具操作性、规范性和指导性,确保法律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资讯三
黄锐亮带队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体验政务办事流程工作
7月6日上午,市委书记黄锐亮落实市委“三个最”工作要求,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动,体验政务办事流程工作。副市长林映群,市委办公室、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及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黄锐亮一行走访了市社保经办服务大厅,现场体验持“绿卡”企业的“绿色通道”办理社保业务;走访了劳动保障监察综合执法大队,了解“急难愁盼我来办”贯彻落实情况;并到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体验中高端人才领取人才补贴办事流程,通过“走流程”以群众视角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办事群众、窗口工作人员交流讨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的举措。
随后,黄锐亮主持召开座谈会。他指出,要深刻理解“一把手走流程”制度是践行群众路线的理念,是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是践行一线工作法的生动体现。要通过“一把手走流程”发现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合并窗口、集成办理、并联审批等方式及时解决问题,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做到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黄锐亮强调,人社部门是党委、政府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是落实各项为民政策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坚持人社事业为人民的理念,创新、创特、创优,争先进位,推动我市人社工作做到“有影响”“有地位”“有品牌”。一要聚焦就业优先,优化就业创业服务。要探索推进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建设,为劳动者灵活就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要扶持创新创业,发挥好众创空间、青年创业园、孵化器等平台作用,根据普宁产业发展形势,千方百计拓宽就业创业渠道。二要聚焦人才强市,为普宁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要不折不扣落实好上级各项人才政策,因地制宜不断完善优惠措施,全力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工作;要研究透相关文件政策,处理好人才招引过程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要加快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建设,让人才乐业普宁、扎根普宁、安居普宁。三要聚焦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方针,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社保扩面提质增效。四要聚焦风险防控,筑牢社保领域安全防线。要守好老百姓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打击农民工欠薪问题,坚持“法理情”相统一处理好劳动纠纷问题,保护好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让广大务工人员感受到普宁的“温度”。五要聚焦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思想能力作风。要坚持党建引领,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共同创造人社领域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林映群、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分别汇报有关工作。
资讯四
潮汕学院与普宁市和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7月6日上午,潮汕职业技术学院与普宁市和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潮汕学院与和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双方代表在仪式上表示,未来双方将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为我市乡村振兴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仪式上,潮汕学院与普宁市和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双方代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据悉,为贯彻国家“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实现共同发展,双方将在功能性水稻种植和深加工研究开发、农业产业人才培养和交流、订单式农业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推进普宁市RCEP预制菜加工流通中心发展的步伐,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市府办有关负责同志在仪式上指出,此次合作协议的签订,预示普宁在发展预制菜产业又收获一个丰硕成果。潮汕学院是全省率先成立乡村振兴产业学院的高校,拥有优秀的科研团队和研究优势。普宁市和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广东省重点龙头企业,在农业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优势产品。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共同探索创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参与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培育壮大农村产业,推动农民就业创业,助力普宁乡村振兴。
与会人员还进行深入交流,观看潮汕学院宣传片、创业学院、校内维安检测中心、乡村振兴稻香馆,深入了解潮汕学院的发展情况。
资讯五
大坝镇卫生院: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获国家通报表扬
去年以来,大坝镇卫生院积极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使就医环境得到不断改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近日,该院获得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管理局综合司的通报表扬。
大坝镇卫生院是一所公立一级甲等医院,同时也是城镇居民医保及职工医保即时结算定点医院,担负着大坝镇及周边部分乡镇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医院占地面积约4856平方米,现有职工118人,执业医师27人,设有骨伤科、外科、妇产科、内科、儿科、中医科、检验室、B超室、心电图室、放射科等临床、医技科室。拥有CT、移动DR、全数字X光摄像系统(CR)、电子胃肠镜、全自动血球分析仪、等先进的医疗设备。
“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是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有效举措。为树立典范、表扬先进,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决定对在2022年度“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中表现突出、服务优质的机构给予通报表扬。希望受到表扬的机构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做好示范,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