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一
黄锐亮主持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议
8月16日下午,市委书记黄锐亮主持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招商引资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林建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邓文,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谢熙,副市长巫树林等出席会议。 黄锐亮强调,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强化招商意识,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工作理念,不断提升招商引资实效,助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一要用心抓招商。压实招商引资“一把手”责任,明确发展思路,加强项目谋划,推动形成“全员招商、全域招商”的生动局面。建强产业平台载体,完善产业配套设施,聚焦“补链、强链、延链”积极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发挥招商大使、招商专员等推动辐射作用,积极挖掘招商资源,提供招商引资信息,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普宁。二要主动抓服务。发挥专班作用,强化部门沟通,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合力。做好跟踪服务,实行“一个项目、一名服务专员、一抓到底”工作机制,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落实“三个最”要求,加快并联审批,提高审批效率,推广信用承诺制、容缺受理等,努力提供全流程、精准化优质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三要全力抓保障。加快破解土地要素制约,积极盘活存量土地,有效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用好“三本”台账,不断增强投资吸引力。强化督查督办,定期通报招商项目落地进展情况,探索建立奖惩机制,激发招商引资内生动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量”“质”双提升。 林建文在会上讲话,他指出,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是产业培植的“加速器”,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靶向发力,创新招商方式,建好产业园区招商平台,强化对接服务和要素保障,提升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成功率。要各司其职,压实工作责任,完善督查、考核、激励等招商机制体质,推动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会上,巫树林通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并部署下一步工作,市招商办负责同志通报中共揭阳市委办公室《关于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专项督查的情况通报》。 会议听取市有关镇街,部门招商工作情况汇报。市领导,有关镇街、部门负责同志围绕招商引资工作作发言。 资讯二
高举改革旗帜 凝聚强大合力 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普宁样板——全市人大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召开
8月16日下午,全市人大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召开。市委宣讲团副团长、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刘丽彬作宣讲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晓韩主持会议。 报告会以《高举改革旗帜 凝聚强大合力 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普宁样板》为题,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深入学习会议决定,准确理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发展重大举措”“深入学习全会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实”三方面,对三中全会精神进行系统宣讲和深入解读。 报告会指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会《决定》,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要提升思想觉悟,以更高站位学习宣传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坚持人民至上,以主动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深化代表联络站“三化”建设,每月常态化开展联系服务群众活动,持续创新探索民生微实事“上码说 立马办”工作,持续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深化拓展“双联系”制度。要全面深化改革,以更实举措助推全市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推动创造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进一步提升工作质效,以人大力量推进县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领域改革任务。要增强政治自觉,以模范标准全力打造“四个机关”,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融入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不断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普宁人大实践提供坚强保证。 阶段来,按照有关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还分别带队到基层调研并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和强、陈卫华、郑扬武、卢锡宏,市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各乡镇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部分我市的五级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等参加报告会。 资讯三 交通银行普宁支行:完善金融服务举措 全力支持“百千万工程” 阶段来,交通银行揭阳普宁支行坚决扛起金融机构的责任担当,完善各项金融服务举措,全力支持我市“百千万工程”。 交通银行揭阳普宁支行紧跟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高度重视“百千万工程”金融支持工作,聚焦重点方向、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突出“三农”工作重点,提供“标准产品+场景定制产品”服务,着力破解产业融资难题。该行深入乡镇开展涉农服务,在全市铺设29台“粤智助”金融政务一体机,推广智慧厅堂、手机云上交行等线上服务,通过建立“线上+线下”交互平台,为群众提供更高效惠民服务。同时,优化创新产品服务,大力支持服装、医药、食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发展,先后定制了中药城商圈贷、药店贷等特色产品,后续还将推出服装贷等业务,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上半年,支行涉农贷款增幅19%,实现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良好成效,为加快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