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普宁市人民政府
泰国英歌“空降”普宁!漂洋过海百年后首次回乡献演
来源:普宁发布 发布时间:2025-11-10 08:38 浏览次数:- 【字体: 分享到:

  图片

  2025年10月,一份来自普宁市人民政府的邀请函跨越山海,送达泰国旧罔县,这令当地英歌传承者们无比振奋。离别百年,他们终于要带着英歌“回家”了。

  11月7日晚,“英歌战舞·舞动四海”英歌汇演在普宁市震撼上演。来自泰国的春武里府文益学校英歌队,首次来到英歌发源地之一的普宁市,与汕头市西岐洪少华英歌、惠来西一英歌、普宁南山英歌、普宁富美青年英歌、普宁泥沟英歌等10支队伍同台表演。

  演出现场人山人海,震耳欲聋的英歌槌声、锣鼓声与观众的掌声、欢呼声交织,响彻夜空,整晚不息。

  这是潮汕英歌漂洋过海百年后的首次回归出演,昔日随着“红头船”南渡的鼓声,返回故土重新敲响。从“走出去”到“带回来”,英歌鼓点奏响了文化传承的最强音。

  图片

 泰国春武里府文益学校英歌队“空降”普宁市

  泰国英歌队携“后棚”表演亮相

  整场英歌汇演丰富多彩,来自汕头、普宁等多支本土英歌队登场,轮番上演快板、中板、慢板英歌,阵型多变,各具特色。女子英歌队刚柔并济,英姿飒爽。

  现场还有英歌主题的街舞、合唱等表演。但最令人瞩目的自然要属泰国春武里府文益学校英歌队带来的东南亚风格演出。

  泰国英歌至今还保留了一些在潮汕本土已难见到的传统形式,因其由早期的华人传播,许多传统跳法被保留,例如“后棚”表演。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文化遗产公益法律服务中心主任、广东省非遗法援律师团团长邓尧长期关注英歌的传承发展,近年来他奔走于泰国与中国间,推动中泰英歌的民间交流活动。

  据他介绍,传统英歌演出分为“前棚”“中棚”“后棚”,广为人知的英歌舞和锣鼓乐演奏属于“前棚”表演,而“后棚”是各具特色的小戏和武术等节目。  

  此次汇演上,泰国春武里府文益学校英歌队带来“后棚”中的“打布马”表演,令人眼前一亮,舞者将布马背围在腰间,扮演神勇的骑士,与舞棍者进行一番精彩对打,不少观众直呼“太精彩”“泰国英歌竟能把传统保留得那么好”。

  图片

泰国春武里府文益学校英歌队带来“打布马”表演

  普宁英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南山英歌队教练陈来发自豪地对记者说:“英歌从潮汕的土地上生长,但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世界的英歌’。”从艺五十多年的他看着英歌从乡间田野跳到城市广场,如今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又以惊艳的面貌回到故乡,难掩激动之情。

  普宁英歌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富美青年英歌队教练李俊浩已不是第一次和泰国英歌队进行交流切磋,但对此次泰国英歌的首次返乡演出依然感到非常开心很兴奋。“也期待他们能把潮汕文化、英歌文化,在泰国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泰国英歌的首次“返乡”是在2023年12月7日,但当时并未表演。泰国春武里府旧罔县英歌文化代表团走访了汕头市潮阳区、揭阳市普宁市,与当地政府、学校、社团和英歌队进行交流,所到之处都引起当地英歌传承者的热烈反响。

  去年4月30日至5月4日,应泰方邀请,普宁市英歌文化交流团赴泰国叻丕府、曼谷及旧罔县巡演。这是中泰英歌舞史上首次同台“共舞”,让泰国民众和中外游客深切感受到“岭南雄风”,也让英歌成为中泰友谊的又一桥梁。

  李俊浩和他的英歌队正是在2024年随交流团赴泰表演。“去年在泰国演出后,我们教练团体又多次前往泰国与他们交流,开展演出、教学和观摩活动。你来我往之间,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泰一家亲’的情谊。”

  图片

  “英歌小女孩”庄恩琪与英歌队合作亮相

  英歌在泰国深入人心

  这份情谊大约起源在百年前。英歌舞随着潮汕籍华人移居而传入泰国,并落地生根,开枝散叶,起初大多活跃在华人群体中,后来也受到当地人喜爱。据不完全统计,如今英歌已传至泰国14个府,组建了约20支英歌队,一些学校还将英歌舞纳入地方文化课程。

  在邓尧看来,“泰国是潮汕英歌在海外地区流传和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堪称英歌舞‘第二故乡’。”他介绍,在春节、中秋节以及泰国本土重大节日期间,英歌舞都会在泰国上演,例如泰国旧罔县每年五月的“丰收祭”也会跳英歌。


  图片

 11月7日晚,振奋人心的英歌汇演现场


  图片

11月7日晚,振奋人心的英歌汇演现场

  英歌舞在本地化过程中也进行了创新。邓尧介绍,在服装上,一些队伍融入了泰国本土元素。“比如泰国乌隆府英歌的女子服装上就会绣制当地著名的‘红莲’元素。”

  此外,泰国英歌也成功带动了当地文旅消费。在一些地区,英歌元素无处不在,政府、学校、社区以及社会各界力量联手打造英歌表演、游客体验活动、文创产品开发以及营销运营一体的文旅活动。邓尧曾在乌隆府参加过的“英歌马拉松趣味赛”就已连续举办三届。

  他的参赛记忆尤为深刻。“这项赛事不分年龄,甚至可以带上宠物一同参与。”邓尧介绍,比赛以英歌锣鼓代替发令枪声,在出发时有英歌队加油鼓劲,还有槌声迎接选手冲线。

  不少参赛者身着英歌元素的服装。赛事奖品除奖杯外,还有英歌槌等特色纪念品,现场售卖的英歌文创也深受欢迎。

  “这次交流对英歌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无论是泰国英歌队还是中国英歌队,都会因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而倍感自豪,并凝结成一种强烈的认同感。他们虽然语言不通、国籍不同,但跳一场英歌下来马上就成为了朋友,因为他们的信仰相通,精神就能有共鸣。此次中泰交流也为未来的联合申遗奠定了基础。”邓尧感慨道。

  记者了解到,目前泰国春武里府、乌隆府等地已将英歌列入优秀文化遗产名单,而泰国官方和民间正在推动英歌申请泰国国家级非遗的工作。


  图片

 “英歌小女孩”庄恩琪与英歌队合作亮相


  图片

  来源:羊城派

  整理:“普宁发布”政务微信编辑部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