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挑治晚稻病虫害
受近期强对流云系和降雨影响,发现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大量迁入我市。据下架山镇灯诱,8月下旬以来有大的稻飞虱灯诱峰,其中9月11日峰值高达289头、9月16日峰值高达301头;稻纵卷叶螟持续迁入和出现多个小峰值,其中9月1日峰值高达55头。据近期在下架山、南径、南溪、占陇等镇田间调查,碧屿村个别田间稻飞虱百科虫量高达1200头;和寮村个别田间稻纵卷叶螟亩幼虫量高达13000头,以低龄幼虫为主;青洋山村、碧屿村小部分田块发生细菌性条斑病为害,发病率高达27.8%。当前我市水稻大部分处于分蘖至幼穗分化期,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虫害发生为害,大家要加强田间监测调查,根据实际发生情况,及时组织开展科学防控。
当稻飞虱百丛虫量达 1000 头以上时要及时用药挑治。可选用三氟苯嘧啶、氟啶虫胺腈、苦参碱、呋虫胺、烯啶虫胺等一种对口药剂进行防治。配药时要加大水量,喷药时要确保药剂达到稻株中下部,并保持田间 3~5 厘米水层以提高防治效果。
稻纵卷叶螟幼虫分蘖期亩幼虫量超1万头时,可选用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四唑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苏云金杆菌等一种对口药剂进行防治。
已发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或白叶枯病的稻田,应立即喷药防治。可选噻霉酮、噻唑锌、噻菌铜、喹淋铜、叶枯宁(川化018)、氯溴异氰尿酸、中生菌素等一种对口农药兑水60公斤喷雾,每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控制病情扩展。
同时加强农事管理,特别是在分蘖末期要适时晒田。通过晒田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水稻根系生长、调节节间生长、预防倒伏,改善田间小气候抑制病虫害发生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