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一、发生趋势
今年晚稻中后期主要发生的病虫害有:第四代水稻螟虫、第六代稻纵卷叶螟、第六代稻飞虱、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病毒病、稻曲病、稻粉虱、跗线螨等,虫害重于病害并世代重叠发生。
预计第四代水稻螟虫为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世代。由于各地水稻插植期差距很大、品种多样、气候等影响,水稻钻蛀性螟虫发育有所差别。预计螟蛾盛发期为10月1日-10月中旬初,螟蛾盛发高峰期为10月4日左右,螟卵盛孵期为10月9日-10月中旬末,螟卵盛孵高峰期为10月12日左右(仅供参考)。预报依据:第三代水稻螟虫平均枯心苗率为0.3%,每亩残存虫口密度186头。发育进度:据市站9月16日查得总虫37头,其中二龄3头,三龄8头,四龄10头,五龄11头,预蛹4头,蛹1头,化蛹率为2.7%;9月26日调查,总虫31头,其中死虫1头,死亡率为3%;三龄1头,四龄8头,五龄10头,预蛹6头,蛹3头,化蛹率为9.68%,蛹壳2个,羽化率为6.45%,发育进度为16.13%。
2、预计第六代稻飞虱为中等偏重发生世代,低龄若虫期将出现在10月初至10月中旬。据南径镇灯测,9月份以来伴随台风和强对流云团影响,稻飞虱持续大量迁入,其中9月11日峰值高达289头、9月16日峰值高达301头;我中心9月中下旬田间调查,百丛稻飞虱成若虫一般为80-600头,最高1200头;稻飞虱卵每百丛一般100排-300排, 最高500排,要注意做好达标防治,压前控后。稻飞虱属迁飞性害虫,随着冷空气南下,回迁虫源不断增加,且目前水稻处在中期,田间食料丰富,稻飞虱繁殖率高,田间虫口密度将持续上升,晚造后期尤其要重视褐飞虱的监测及防治,以防“穿顶”。
3、预计第六代稻纵卷叶螟为中等偏重局部重发生世代,螟蛾盛发期为10月初至10月中旬。据我中心9月份田间调查,田间蛾量数量明显增加,田间赶蛾一般为30-520头/亩,高达900头/亩,田间残虫量0-9000头,高达13000头。要注意抓好稻纵卷叶螟的挑治工作。
4.预计纹枯病为中等偏重发生。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近期稻田调查,纹枯病一般病叶率为0-2.28%,最高为3.03%;纹枯病是水稻常见性、普发性病害,当前田间菌源普遍存在,随着田间稻株荫蔽,田间湿度增高,环境条件有利于该病的扩展蔓延,纹枯病将逐渐加重。
5、预计稻瘟病为小发生、局部中等发生。由于晚稻插植品种(组合)多数不抗病、且菌源普遍存在,稻瘟病的发生、流行危险性加大。晚稻破口、抽穗期为高温重露天气,有利于穗颈稻瘟的发生、流行,以山区半山区、历史稻瘟病发生区和前段已发生叶稻瘟的稻田以及易感病品种受害将较重。
6、预计细菌性条斑病为中等偏重发生。据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9月中旬来田间调查,发现南径镇、军埠镇、南溪镇、梅塘镇、里湖镇等田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为害,一般病叶率0-20.2%,高达38.6%,病情指数一般为0-6.28%,高达12.9。目前气候条件有利于细菌性病害爆发流行,应注意防控。
二、防治意见
晚稻插植期各地相差时间较大,生育期不一致,处于分蘖期至破口扬花期,10月初至中旬大部分陆续进入破口抽穗;台风“桦加沙”暴雨强风影响,多地发生细菌性条斑病并蔓延加重、扩散,要高度重视防治工作;随着冷空气南下,两迁害虫陆续回迁,两迁害虫将加大为害。要求各地务必高度重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调查和科学指导防治,大力推广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加大力度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工作。
(一)防治时间和对象:坚持“抓盛孵、守破口”严把“破口”关;加强田间调查,切实掌握病虫发生实况,抓好两迁害虫挑治。“破口”期全面防控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钻蛀性螟虫、细菌性条斑病、稻瘟病、纹枯病等。
(二)科学安全用药:优先使用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使用高效低分险药剂,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
1.防治稻纵卷叶螟、钻螟性螟虫可选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阿维·氯苯酰等(凡稻纵卷叶螟每亩幼虫在分蘖期7500头、孕穗期1.5万头以上者,应喷药防治)。
2.稻飞虱百丛虫量分蘖期至孕穗期1000头、穗期1500头以上的为防治对象田,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苦参碱、烯啶虫胺、三氟苯嘧啶、氟啶虫胺腈、呋虫胺、醚菊酯等一种对口农药。配药要加大兑水量喷雾,喷药时田间应有浅水层。
3.已发生细菌性条斑病或白叶枯病的稻田,应立即喷药防治。可选用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噻唑锌、噻菌铜、氯溴异氰尿酸、噻霉酮等药剂进行防治,每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控制病情扩展。
4.凡已发生叶稻瘟的稻田,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申嗪霉素、井冈·蜡芽菌、三环唑、咪鲜胺、苯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戊唑醇等一种对口药剂,加水60公斤喷雾,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控制病害发展蔓延。凡前段已发生叶稻瘟的稻田、历史稻瘟病发生区和易感病品种,应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喷药预防穗颈稻瘟和稻曲病。
5.防治纹枯病、稻曲病:每亩可选用井冈霉素A、井冈·蜡芽菌、多抗霉素、噻呋酰胺、苯甲·丙环唑、肟菌·戊唑醇、苯甲·嘧菌酯、氟环唑、井冈·己唑醇等一种对口农药。
6.跗线螨:可选用阿维菌素、阿维·哒螨灵等杀螨剂,在拔节期(分蘖末期到孕穗之间)和破口期两次用药,即每隔7天一次,连喷2次,要将药液喷洒到叶鞘部位,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7. 稻粉虱:可选用吡蚜酮·呋虫胺、啶虫·哒螨灵、啶虫·仲丁威、氟吡呋喃酮、三氟苯嘧啶、甲维盐等一种对口农药;建议与二嗪磷(或毒死蜱或敌敌畏)混用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