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开展集中整治过程中发现个别村高标准农田存在缺乏管护、沟渠堵塞、撂荒等现象。针对上述问题,请各村务必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落实整改。同时,为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后管护、防止高标准农田撂荒,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强化管护意识,完善管护制度
要严格落实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后管护的通知》(粤农农办〔2020〕201号)和《普宁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后管护工作方案》(普农函〔2024〕174号) 要求,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和管护协议的约定,明确管护主体、建好管护队伍、落实管护责任;要通过张贴标语、报刊杂志和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增强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管护意识,确保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项目区田间道路完好通达、灌排通畅、各类设施及配套设施完好并能正常发挥作用;要多渠道筹集管护资金,建立完善各项管护制度。
二、严肃整改工作,确保整改到位
要组织村干部、管护主体、村田长及相关专业力量下田块到现场,对辖区内高标准农田进行全面排查、全面起底,建立问题清单,分类施策推动整改。对于短期内可以完成整改的问题,要立查立改,对账销号;对于短期内确实无法完成整改的问题,要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间安排。
三、全面摸清撂荒,推进复耕复种
要全面准确查清辖区内高标准农田撂荒情况,全面摸清问题地块的位置、面积、撂荒发生时间、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并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务必做到应查尽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确保数据真实准确;要深入研究分类分步处置的措施和方案,结合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制度的创建,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粮食作物逐步推进复耕复种,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全部用于粮食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