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建斌: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
来源:自然资源部、广东自然资源 发布时间:2023-09-11 11:08 浏览次数:- 【字体: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广东是经济大省,也是海洋资源大省。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第一站,就来到了湛江。总书记关注海洋渔业、海洋生态、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相向发展等问题,留下殷殷嘱托。今年6月,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

  “广东是海洋大省,岸线绵长、海域辽阔、岛屿众多、港湾优良、滩涂广布。用好海洋资源,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打造海上新广东,是广东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潜力所在、空间所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建斌接受《南方》杂志记者专访时表示。

  打造海上新广东是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的重要举措

  《南方》杂志:海洋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当前广东正全力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打造海上新广东,对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胡建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深刻指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围绕建设海洋强国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再次强调要加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强化港产城整体布局,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全面建设海洋强省,为我们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海洋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广东是海洋大省,岸线绵长、海域辽阔、岛屿众多、港湾优良、滩涂广布,用好海洋资源,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打造海上新广东,是广东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潜力所在、空间所在。

  “打造海上新广东”是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的重要举措。海洋是现代科技的“新战场”,是新兴产业的“策源地”,海洋经济在培育新动能、催生新业态、引领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沿海地区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的重要源泉。2022年我省海洋生产总值1.8万亿元,连续28年位居全国第一,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9%,在服务稳住经济大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打造海上新广东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海洋经济动能,拓展经济纵深,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筑广东发展新优势。

  “打造海上新广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由之路。海洋是资源富集的“聚宝盆”,已探明的海洋矿产油气资源蕴藏量是陆地的几十倍,对人类未来发展影响不可估量。我省海域面积辽阔,海洋生物、能源、矿产、旅游、文化等资源富集,开发利用海洋的条件得天独厚。我省作为第一经济大省,人口众多,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但与此同时,我们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水平还比较低,据统计,全省已确权用海约80%位于20米以浅海域,对深远海的开发利用严重不足。向海进军、向海图强,打造海上新广东,将会挖掘出巨大的建设空间、资源空间、承载力空间。

  “打造海上新广东”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力支撑。我省粤东、粤西海洋资源丰富,海域面积占全省68.7%,大陆岸线占全省64.3%,海岛个数占全省56.4%,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加快推动粤东、粤西向海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东西两翼海洋资源优势,激活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海洋是全球资源要素流动和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通道。我省坐拥6个亿吨大港,2022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约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位居全国前列。打造海上新广东,构建陆海联动、内通外联的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有助于我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增强对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南方》杂志:2022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1.8万亿元,连续28年位居全国第一。广东在海洋工作方面有哪些独特优势?目前广东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有哪些探索?

  胡建斌:广东优越的资源、区位和政策优势,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是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广东大陆海岸线4084千米,居全国首位;海域面积41.9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二;海岛数量1963个,居全国第三。拥有适宜建港的深水岸线海湾200多个,优质滨海沙滩超170处。南海可开采石油储量达5.8亿吨,可开采天然气储量6000亿立方米。

  二是市场区位强力赋能。广东面向南海,毗邻港澳,是我国大陆与东南亚、中东以及大洋洲、非洲、欧洲各国海上航线最近的地区,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广东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

  三是中央政策支持强劲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党中央接连赋予广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等重大机遇,部署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州期货交易所、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等重要项目,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广东海洋事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

  广东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海洋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将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推动全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海洋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一。2022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1.8万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9.1%,连续28年稳居全国第一。落实“大食物观”,高标准打造“粤海粮仓”,2022年海水产品产量达458.4万吨。高质量发展以海上风电为主的海洋清洁能源,截至2022年底,全省累计建成投产海上风电装机容量791万千瓦,居全国第二。全力支持打造广州海洋创新发展之都、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汕头、湛江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强化海洋资源要素保障,加快推进临海重大项目建设,近年来,我省24个重大项目用海获得国务院批准,巴斯夫、埃克森美孚、中海壳牌等超百亿美元重大临港产业项目先后落地,我省临海石化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二。

  二是海洋生态底色进一步擦亮。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厅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不断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2021年以来,争取中央和省财政共投入21.5亿元推进海岸线生态修复、魅力沙滩打造、滨海湿地修复、海堤生态化及美丽海湾建设等“五大工程”,统筹推进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完成整治修复海岸线43.1公里,红树林营造修复超3600公顷,4个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加快建设,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成为我国开发的首个蓝碳交易项目。

  三是海洋综合保障能力持续跃升。我厅认真落实落细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建设海洋强省打造海上新广东的部署,认真绘好海洋空间规划“一张图”,高质量编制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推动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修编,优化腾退近海使用空间、积极拓展深远海利用空间。全面深化海洋综合管理改革,推动海洋资源市场化配置,在全国率先开展海砂开采海域使用权和采矿权“两权合一”市场化出让试点,持续推进海域使用立体分层设权,不断提升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效率。持续增强海洋科技战略支撑,部省共建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正式启动,省级海洋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为推动我省海洋科技成果“最后一海里”转化和海洋数字化管理提供重要平台。

  提升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南方》杂志: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强调,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接下来,广东在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上有何考虑?

  胡建斌:我们将按照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部署,坚持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强化空间规划刚性约束和科学引领,加快推动出台《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修编)》,构建科学高效的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格局,着力提升海岸线、海域、海岛等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一是加强岸线保护利用。强化海岸线分类分段精细化管控,实施海岸线占补制度,提高岸线投资强度和利用效率,把宝贵的岸线资源用于保障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临港临海重大项目建设。严格落实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责任目标,开展岸线专项整治修复,实行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打造一批美丽海湾。

  二是疏近用远全面拓展海上发展空间。按照“疏近用远、生态优先”原则,探索建立海洋资源低效利用退出机制,优化腾退近海低效用海方式。开展海域使用立体分层设权试点,引导集中集约利用近海、中海资源。提高涉足深远海的能力,加快谋划专属经济区海上风电项目用海试点,推动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向深远海拓展,积极参与南海油气、矿产、生物等资源调查和开发。

  三是加强海岛分类保护利用。加强有居民海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海岛人居环境,鼓励因地制宜发展海岛经济,创建“和美海岛”。推进无居民海岛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和多元化保护利用,支持利用未纳入生态保护红线清单的可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建设深远海养殖保障基地,支撑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加速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南方》杂志: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打造海上新广东。广东在做大做强做优现代海洋产业方面有哪些思路举措?

  胡建斌:广东海洋产业门类齐全,涵盖28个海洋产业大类的全部类别,超70%海洋产业规模居全国前五,发展空间广阔。接下来,广东将聚力发展海洋实体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深耕保障食品和能源安全的海洋基础性产业,协同推进海洋优势产业和新兴前沿产业提质增效,整体打造海上粮仓、海上油田、海上矿山、海上药库,加速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集中规划建设一批海洋产业园(海洋牧场类),重点发展装备型海洋牧场,探索实施“标准海”供应,实现单个项目“拎包入驻”“拿海即开工”。加强“陆-港-岛-海”联动,构建集种业、养殖、装备、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高标准打造“粤海粮仓”,培育万亿级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

  二是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资源竞争性配置,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打造粤东、粤西两个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试点推进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区域海上风电发展。探索海域立体综合开发,推动“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新型储能”融合发展、集约经营。

  三是大力发展海洋优势产业。谋划推动重大涉海平台建设,引进一批涉海重大项目,推动我省海洋优势产业向全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发展。增强高端海工装备研发、设计和建造能力,加快建设世界级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坚持绿色高端发展,打造绿色石化、绿色钢铁等产业集群。对标世界一流水平,大力发展滨海旅游、海岛旅游、邮轮游艇,提升海洋金融、港航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水平。

  四是大力发展新兴前沿产业。加大对海洋电子信息、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天然气水合物等产业的孵化力度,增强涉足深远海能力,积极参与南极磷虾、深海油气矿产资源开发,努力抢占深海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全面落实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规划

  《南方》杂志: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视察时强调:“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目前,广东在营造修复红树林方面有哪些最新进展?如何进一步筑牢蓝色生态安全屏障?

  胡建斌:保护修复红树林是广东省深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红树林整体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我省“十四五”期间共承担8000公顷红树林营造修复任务,是全国任务最重的省份。我厅科学谋划红树林营造修复事业,陆续出台《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广东省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规划》,建立健全红树林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体系,稳步推进红树林营造修复和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创建工作。截至今年7月,我省共营造红树林超1800公顷,完成全省营造任务超30%;修复现有红树林超1800公顷,完成全省修复任务超75%。累计投入中央、省级生态修复专项资金14.9亿元,支持红树林营造修复项目31个。江门台山镇海湾、湛江雷州沿岸、湛江徐闻东北部、惠州惠东考洲洋等4个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湛江东海岛开展种养耦合试点顺利完成并取得初步成效。接下来,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我省红树林保护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持续完善红树林保护法律制度,全面落实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规划,加快出台管理利用相关细则,进一步规范指导我省红树林高效保护管理利用。争取国家支持红树林造林奖励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在省域内有偿流转使用,对不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豁免环评,简化红树林生态修复环评编制内容,红树林营造修复项目无需开展资源补偿。

  二是以保护地为主阵地,加快推进红树林示范区建设。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的工作部署,将保护区作为我省开展红树林营造修复工作的主阵地、主战场。同时积极推进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在涉及保护地的养殖塘,以及保护地以外乡土红树林围垦形成的养殖塘,因地制宜构建推广生态种养耦合模式。

  三是持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促进价值实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红树林保护修复,加快出台我省《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依托现有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搭建红树林碳汇交易服务体系,推动红树林碳汇开发和交易试点,通过碳汇开发权益引入具有国际碳汇需求的钢铁、石化、造纸等企业开展红树林营造修复。依托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及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探索“红树林+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碳汇开发、科普教育”等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红树林保护与合理开发模式,促进生态产品价值显化。

  四是落实保障机制。加强组织和制度保障,健全完善省、市、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红树林保护修复管理体制,压实各级红树林保护修复责任。积极探索实施红树林“占补平衡”制度,构建可持续发展路径。加强资金保障,强化绿色金融扶持,构建红树林保护修复项目金融服务平台,推动中央资金、地方政府引导资金和社会资本等多方资金支持参与红树林保护修复。完善红树林监测体系,定期开展红树林图斑监测,科学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成效监测与评估。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