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15个养老骗局,退休老人请注意!守护老人幸福晚年!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11-12 16:57 浏览次数:- 【字体:


   退休后,本应享受安宁的晚年生活,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盯上了老年人的积蓄和健康。养老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老人防不胜防。随着社会的发展,诈骗手段层出不穷,退休老人成为了诈骗分子的重点目标。为了保护老年人的权益,以下将为您揭秘15大养老诈骗套路,提醒广大退休老人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养老金和健康。并给出防范建议。让我们一起来提高警惕,守护好自己的养老金和健康。

    一、保健品诈骗

    一些不良商家利用老人关注健康的心理,打着高科技、绿色环保等旗号,夸大产品功效,诱骗老人购买。通过免费赠送礼品、讲座等形式吸引老年人,再通过虚假宣传、夸大疗效等手段高价销售保健品,骗取老年人的积蓄。

    二、提供虚假养老服务

    不法分子以提供养老服务为名,承诺高回报、低风险,吸引老年人投资,实则卷款跑路。诱骗老人签订合同、缴纳费用,但提供的服务与承诺严重不符。老人要选择有资质、信誉良好的养老机构。

    三、以房养老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诱骗老人抵押房产贷款,再将资金投资于高风险项目导致血本无归。导致老年人面临巨大损失甚至无家可归。老人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四、冒充公检法诈骗

    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人员,以调查案件、执行公务等为名,要求老人转账、汇款。公检法人员不会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要求当事人转账、汇款。

    五、缴纳养老金骗局

    不法分子谎称能够为退休人员办理提前退休、补缴社保等手续,骗取老人的钱财。老人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此类信息。

    六、开展虚假养老帮扶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的家庭情况,以提供养老帮扶为名,骗取老人的信任和钱财。老人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七、投资理财骗局

    一些不法分子以高利率、高回报为诱饵,诱骗老年人投资理财产品,导致本金损失。建议老人选择正规投资理财渠道,谨慎投资。

    八、低价旅游诈骗

    一些旅行社以低价旅游为幌子,强制老年人消费、购物,导致老人钱财损失、身心受累。老人要选择正规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

    九、中奖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中奖心理,以各种名目诱骗老人参与抽奖、竞猜等活动,骗取钱财。老人要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十、冒充他人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冒充亲朋好友、公检法人员等,以各种理由要求老人转账、汇款。老人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

    十一、熟人借钱诈骗

    在一些退休人员朋友圈中经常发生经济往来。有的退休人员出于善心,在未充分了解借钱者的偿还能力和信用状况下,轻易地将钱借给朋友或亲戚。有的借款人确实没有偿还能力或根本就是无赖之徒,最后导致钱财损失和情感受挫。我的一个朋友就曾遭遇过这样的事情:一次借出80万,五年过去了借钱人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老年人在借钱给别人时一定要谨慎小心。

    十二、代办社保诈骗

    不法分子谎称认识社保局等部门工作人员或冒充银行、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谎称可以代为补缴“社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等,在收取相关费用后携款跑路。老年人应通过正规途径办理社保业务,不要轻信他人的承诺。

    十三、文玩收藏诈骗

    一些不良商家以高价回购为诱饵,诱骗老年人购买文玩收藏品。这些商家通常会虚高估价,让老年人认为有利可图而购买。老年人要谨慎购买文玩收藏品,避免上当受骗。

    十四、理疗按摩诈骗

    一些不良商家打着免费体验的旗号推销理疗产品或提供按摩服务。这些商家通常会利用老年人的健康焦虑心理推销产品或服务,价格虚高且质量难以保证。老年人要警惕免费体验的陷阱,谨慎选择理疗产品或服务。

    十五、同城交友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的孤单寂寞心理,在同城交友平台或社交媒体上

对此,我们应保持警惕、加强防范。同时也要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此类诈骗行为。只有让这些不法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真正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和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保驾护航!同时,家人和社会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共同守护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