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普宁海关在普宁人民公园开展“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
海关不是管进出口贸易的吗?怎么跟艾滋病防治宣传也有关系呢?今天海关小编就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出入境传染病检疫的相关小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第四条规定:“入境、出境的人员、交通工具、运输设备以及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都应当接受检疫,经国境卫生检疫机关许可,方准入境或者出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等规定,海关作为国境卫生检疫机关,依法对出入境人员进行口岸传染病的检疫,同时提醒广大出入境人员关注国际旅行健康。
海关为出入境人员提供艾滋病防治的咨询和指导,设立现场咨询、电话咨询等途径,为公众提供服务。出入境人员可前往各海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艾滋病咨询和检测,也能在各出入境口岸获得相关的咨询和宣传资料。
艾滋病,学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或称后天免疫缺乏综合征,英语: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音译为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简称HIV)的反转录病毒感染后引发的传染病,在我国属于乙类传染病。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HIV病毒可以存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乳汁等体液中,所以可以通过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以及母婴垂直传播。
*好发人群
*男同性恋人群以及多个性伴侣者:该疾病可通过性交传播,有不良性行为者会增加患病的几率。
*有静脉吸毒史者:可因共用针具而传染该疾病,引起发病。
*HIV抗体阳性者所生的子女:该病可通过母婴传播,尤其是母亲为艾滋病阳性者,更容易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染给子女。
*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有效的HIV疫苗可以预防HIV感染或延缓艾滋病进展,预防艾滋病重点在于切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反对乱性,正确使用安全套,进行安全性行为。
避免到不经严格消毒的地方进行理发、修脚。
不宜到非正规的医美机构进行纹眉、纹身等操作。
不到非正规机构进行献血、输血。
已被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避免受孕、哺乳。
确诊为HIV感染者,需要立即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避免传播给性伴侣。
避免与HIV感染者共用牙刷、剃须刀、指甲刀等用具,不慎暴露于HIV感染后需要紧急处理伤口。
*出境前,可登录海关总署网站(http://www.customs.gov.cn)卫生检疫专栏,查询世界各地疫情动态及疾病预防信息,也可向所在地海关或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健康咨询。如有需要,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提前准备药物和防护用品。
*境外旅行中,增强防病意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避免与有传染病症状人员接触;避免被鼠、蚊、蜱等病媒生物叮咬;远离猪、羊、骆驼、蝙蝠等家畜和野生动物;不吃未煮熟的食物、未削皮的水果,不喝未消毒的奶和生水等;如出现传染病症状要及时就医,也可向我国驻当地使领馆寻求帮助。
*归国途中,如出现传染病症状,要及时、如实告知交通工具上的乘务人员,并配合做好自我隔离和个人防护。
*入境时,如出现发热、头痛、咳嗽、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黄疸、肌肉痛、关节痛、呼吸困难等传染病症状,要主动向海关卫生检疫人员进行申报,配合做好医学排查工作。
*入境后,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做好个人健康监测,自我观察2至3周,如出现传染病症状,要立即就医并详细告知旅行史和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