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一
我市开展校车安全路面设卡检查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校车安全管理,强化校车督查、监管力度,全力确保校车交通安全,2月25日早上7时,市教育局和公安交警部门分为四个组在市区开展校车安全路面设卡检查工作。
记者先后来到环城北路西陇乡门、池尾汽配市场大门、城东派出所门口、普宁大道与环市东路交叉路口等路段看到,各个检查组逐一核对被抽查校车的基本情况,重点检查校车驾驶人资质、校车手续是否齐全、消毒是否到位、是否符合安全运行条件以及对车辆的维护保养等情况,并严格按照《校车条例》有关规定,逐一检查车辆座位数和核载人数、校车外观标识、校车标志灯、停车指示标志、逃生锤、灭火器、逃生门等安全设备有效情况。
检查结果,绝大多数校车都能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但也存在部分学生未系安全带,校车未配备医疗箱等情况。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成员要求校车经营单位要立即落实整改,同时对驾驶员加强安全教育,加大车辆清洁消毒力度,确保我市校车正常营运和师生的乘车安全,为学生往返学校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检查中,检查组成员还叮嘱驾驶员和随车照管员一定要严格按照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预案,进一步提高安全风险意识,平安接送学生上下学。
资讯二
普宁市X101隆高线路面硬化工程全面竣工
为落实省政府2020年决胜攻坚“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市委市政府将X101隆高线路面硬化工程列入我市2020年决胜攻坚“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目前,该工程已全面竣工。
近日,记者来到市X101隆高线看到,该路线路面硬化工程已全面竣工,线条流畅的崭新平整公路像一条白玉龙盘绕在冬日暖阳下的山腰上,徐徐蜿蜒向前延伸舒展。
据马鞍山农场汉塘村负责人介绍,该路线原来为泥巴路,近两年车流量急剧增大,导致路面坑坑洼洼、沟沟坎坎,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村民外出、孩子们上学极为不便。
据了解,普宁市X101隆高线起点位于马鞍山农场石桥头附近,终点止于县道X101线桩号K28+540处,全长1.361公里。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路基、路面改建及完善交通安全设施,项目总投资约270万元,道路按四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路基宽6.5米,路面宽6米,现已投入使用,运行情况良好,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行路难问题,缓解了道路交通瓶颈,为我市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资讯三
普宁嵌瓷:多地巡展弘扬潮汕文化
从2020年开始,我市博物馆与广东省博物馆合作开展“永不褪去的色彩——广东普宁嵌瓷”文化展,三十二件普宁嵌瓷优秀作品目前已先后到广州、佛山、海丰等地博物馆流动展出,有效弘扬了普宁地方特色文化,促进全省文化交流。
嵌瓷,普宁人俗称“聚饶”或“扣饶”,选用各种颜色的精薄瓷片在建筑外部镶嵌成各种平面或浮雕造型图案,嵌瓷工艺美术作品久经风雨、烈日曝晒而不褪色。2008年,嵌瓷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普宁市工艺美术家协会主席、市工艺美术厂高级工艺美术师陈国仕表示,嵌瓷是普宁地区一种独特的地方艺术,主要是用在建筑还有室内屏画,普宁嵌瓷始于明朝,盛于清朝,经过历代嵌瓷艺人的努力,现在发展到嵌瓷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嵌瓷在上世纪60年代是由普宁工艺厂的嵌瓷艺人进行创新,创新出一种室内嵌瓷画(嵌瓷屏风画),这种画在五六十年代盛行。嵌瓷在室内有三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立体的,一种是浮雕形式,一种是平嵌。现在出口到东南亚、西欧和港澳地区的嵌瓷主要是浮雕形式,它的题材非常广泛,从《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到民间的传说、英雄人物,以及一些喜庆、欢乐的题材全部都可以作为嵌瓷的题材。现在艺人们主要是在庙宇、民居、四点金、下山虎、宗祠进行建筑物的装饰,室内就比较少了,此次博物馆组织这些作品对外进行展览,使广大人民群众大饱眼福。
此次参加“永不褪去的色彩——广东普宁嵌瓷”文化展的三十二件作品,均是普宁市工艺美术家协会及普宁市励耘美术馆的馆藏精品,参展作品包含各种嵌瓷表现形式,题材囊括历史和民间传说中的英雄名臣、文人墨客,寓意吉祥、富贵的花虫鸟兽等。通过巡展,将有效弘扬我市优秀地方文化,宣传普宁嵌瓷,增进全省文化交流,让外地群众切身感受“富丽”“热情”“和谐”的普宁嵌瓷文化精神,更好地展现“商贾名城”的独特文化魅力。据悉,这批作品今年还将继续前往中山等省内各地博物馆巡回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