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市里湖镇河头村,毗邻镇区,榕江、火烧溪及引榕干渠三面环抱,水美且广聚人气,是普宁市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也是中国外交官、新中国首任礼宾司司长柯华的故里。今天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系列报道,我们一起走进河头村,感受别样的爱国情怀。
上午,柯华的故居又迎来一批师生,他们透过柯华生前不同时期的一张张工作、生活照片,细细品读柯华的革命事迹,进一步学习党史,弘扬爱国精神。
柯华1915年出生于普宁里湖镇河头村,青年时代就立志投身革命。他1935年入读燕京大学,也就是今天的北大;1937年由于日本侵略者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柯华抱着救国救民思想,弃笔从戎,奔赴陕北,从一个大学生转变成为一个抗日八路军战士。
柯华原名林德常,他们这批燕京大学热血青年的到来,受到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的亲自接见,并建议,为了革命的需要,把原来的名字改一改。
普宁市里湖镇河头村党委副书记 林秋生:
陆定一跟他说,两木成林,去掉一个木可以吗,柯华随口说可以,所以就取了一个柯字。陆部长问他,剩下的字由你自己来取,柯华当时就说,我投身革命,就是为了拯救中华,所以就取了一个华字,从此林德常变成了柯华。
参加革命后的柯华,先后在八路军前方总政治部、八路军115师等部门从事宣传工作,后来又奔赴延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
在广大仁人志士的奋斗中,轰轰烈烈的革命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柯华有了新的使命,1954年他被调到外交部工作后,成为首任礼宾司司长,又先后出任几内亚、加纳共和国、菲律宾、英国等国家大使,出色地履行外交使命。
在8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柯华敢于担当,他爱党爱国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家乡人民,激发着家乡人民沐浴党恩,奋发进取。 学生 林佳曼: 我被柯爷爷的事迹震撼,我要好好学习,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我要参与到家乡的建设中,为祖国的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河头村干群齐心协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村政道路全部水泥化,还建设文化广场、公共停车场,配套路灯、监控设备和美化绿化,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漫步在村里,可见房前屋后处处有美景,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如今,柯华故居已成为村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建富裕、文明乡村的教育基地。 普宁市里湖镇河头村党委副书记 林秋生: 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和广大师生、青少年到柯华故居瞻仰,目的是为了传递柯华精神,红色基因,使广大干部、群众、青少年了解党史,学习党史,建设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伟大事业做出贡献,让柯华故里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