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一
大南山街道:突出“红色+绿色+古色” 绘就美丽圩镇新画卷
近年来,大南山街道紧扣“红色大南山、普宁后花园”的定位,全力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业就近就地产业化、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公共服务就近就地均等化,积极绘就美丽圩镇新画卷。
近日,记者来到大南山街道和美村看到,原来道路崎岖、村貌老旧的省定贫困村已经摇身变化成美丽闲适、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该村近年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改善村容村貌的成效。
圩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直接影响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大南山街道坚持常态化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三线”整治、“厕所革命”、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有效优化美化了村镇面貌。同时,建成“大南山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完善“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持续完善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建设,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力打造“平安大南山”。
产业是美丽圩镇创建的主引擎,大南山街道建成什石洋农贸市场,探索产业资金入股利泰农业樱桃番茄无土栽培项目,支持各村发展“一村一品”,推动茶叶、橄榄、油柑等农产品产业化,支持龙头企业利泰公司发展鱼菜共生、温室大棚等现代农业项目,支持“六层旺”等打造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增加了各村集体收入及村民收入。
此外,大南山街道坚持“红色”主基调,充分挖掘红色革命地域特色,投入1100多万元推动“一一五一”规划建设,建成什石洋“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获得“广东省红色村党建工程示范点”荣誉称号。去年以来,继续投入近400万元完成由红色大南山雕塑、大南山革命斗争历史展览馆等组成的“红色村连片升级打造工程”建设,串联陂沟、锡坑等村红色景点,展现红色基因的时代光芒。并结合当地较为丰富生态旅游资源,打造特色“红色传承 赓续初心”休闲旅游示范带,全面激活乡村旅游资源,推动大南山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
大南山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员表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接下来,大南山街道将继续对标对表有关要求,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坚持以“红色大南山 普宁后花园”为主题,探索“红色+绿色+古色”协同发展的美丽圩镇建设新模式,在红色中融入绿色生态与古色乡韵的元素,激发大南山品质化 特色化建设的活力,讲好红色革命故事,发展红色旅游经济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持续在美丽圩镇创建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全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资讯二
南径镇:迅速反应 有序有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我市“10·15”输入性疫情发生后,根据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部署,决定在南径镇划定临时封控区、临时管控区、临时管理区,实行分类管控。南径镇积极配合,迅速响应,科学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10月17日下午,记者在南径镇南径村、东岗寮村看到,村内已严密设置管控卡口和多个村内巷道小卡口,临时设置的核酸采样点正在高效运转,镇村领导及党员干部全部下沉到疫情防控一线,与各级指导部门和志愿者、社工配合默契,确保临时封控区、临时管控区、临时管理区各项防疫工作和核酸采集工作有序开展。
南径镇党委主要同志接受采访时称:“15日上午,我镇接到通知,发现一名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人员在我镇辖区内有逗留的行程轨迹后,我镇紧急响应,迅速启动疫情应急处置机制,抽调镇村干部迅速到达涉疫地点,进行拉网封锁,紧急设置4个主要卡口,并成立8个应急处置小组和1个后勤保障小组,确定临时封控区、临时管控区、临时管理区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有序有效进行。目前我镇临时管理区第一轮全员核酸已完成,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也在今天(17日)开展,各项防控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资讯三
后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城乡基层综合平台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流沙南街道后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2020年成立以来,组建了志愿服务队,着力推进实践站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团结凝聚广大群众投身文明实践,努力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乡基层综合平台,打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后坛社区位于市区中心地带,是革命老区,商贸活跃,交通便捷,社区总面积约688亩,户籍人口约2500人,目前外来人口约2万人。后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以来,由社区党总支书记田志强担任实践站站长,他积极广泛动员吸纳党员干部、“两委”干部、文艺团体等组建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特色队伍。实践站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依托网络“i 志愿”平台,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作用,将其作为宣传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作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解决社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谁来做、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为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改善民生、凝聚民心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后坛社区结合实际,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聚焦老年人在养老、医疗、社会保障、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问题,组织志愿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关爱帮扶、精神慰藉,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结合青少年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寓教于乐,推动家庭教育落到实处。同时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退休老党员、青年志愿者的作用,广泛开展平安建设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宣传反诈、禁毒、消防安全等知识。发挥好志愿者联防联控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宣传和管控,引导群众加强自我护,动员广大群众进行疫苗接种,共同筑牢全民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