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一
红色文化轻骑兵2023年度活动第五站在宝镜院村开展
6月13日至14日,“传承红色基因 强国复兴有我——红色文化轻骑兵2023之一村一物一故事”系列活动第五站在我市洪阳镇宝镜院村开展。本站活动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普宁市委宣传部主办。 13日晚上,由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带来的红色文化活动集市在宝镜院村小学火热开市,吸引镇、村众多党员干部群众前来“赶集”。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朝阳在活动上致辞,他说,普宁是一块“红色土地”,是广东省七个重点老区县之一,属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地域范围。洪阳镇宝镜院村,更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普宁县委成立之地,涌现出陈魁亚等15位革命烈士。当前,革命老区普宁市正不断焕发崭新的活力。希望广大宣传文化战线的同志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守正创新,立心铸魂,让普宁宣传文化的“万花园”更加生机盎然、姹紫嫣红,为普宁加快建设繁荣开放的“商贾名城”、多元融合的“创新之城”贡献源源不竭的精神力量。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党总支书记李岚在致辞时说,普宁是红色文化轻骑兵2023年度活动的最后一站。宝镜院村是普宁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1927年11月,中共东江特派员陈魁亚成立中共普宁县委员会,县委机关正设立在宝镜院村陈氏祖祠。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珍藏着陈魁亚烈士的搪瓷口盅,由此与普宁结下深厚的缘分。我们希望走进宝镜院村,通过志愿者送课、送惠民演出、送书等多种形式送红色文化下乡,让红色文化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 在高仿文物捐赠仪式上,李岚代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将口盅高仿品捐赠给我市博物馆。市博物馆代表回赠了感谢信。 红色文化展演通过红色情景剧、舞蹈、杂技、歌曲等文艺演出形式,带领观众感受革命先烈坚定的革命信念、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其中,红色情景剧《宁折不弯陈魁亚》为大家讲述陈魁亚这位革命先驱的故事,慷慨激昂的表演,让在场观众深受感动。 此次活动还结合宝镜院村的红色资源,通过“南粤沃土铸伟业”图片展览、红色故事进校园、援建红色阅读角等形式,聚力红色文化引领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力。 资讯二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入实施三项工程 促进我市高质量就业创业 近年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优化就业、服务民生”为主线,深入实施三项工程,精准落实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援助措施,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助力我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启动以“服务企业促发展 扩大就业惠民生”为主题的普宁市2023年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该局主要负责同志率先带队开展“人社局长千企行”,局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各挂钩乡镇场街道开展民营企业调研走访,为民营企业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为我市民营企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近年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围绕我市产业特点和人才需求,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促进就业、吸引人才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保主体、纳人才、促就业。高标准建成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引进博硕士和急需紧缺人才近400名,认定高层次人才2740人。大力开展“南粤春暖”、“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等各类线上线下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累计开展招聘活动逾50场次,为用工企业与求职者搭建有效对接平台。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全面完成全市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建设任务。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以“小切口”推动服务“大变化”、满足民生“大需求”、促进产业“大发展”。成功打造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2个,省级“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南粤家政”培训示范基地1个,省级家政服务龙头企业1家。累计开展“粤菜师傅”培训2897人,带动就业2921人;落实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资金39942人次4356万元;开展“南粤家政”人才培训4267人,促进4670人次以上稳定和新增就业,切实发挥了“三项工程”就业缓冲器、人才储备库作用。 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负责同志介绍,接下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继续贯彻落实我市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持续深化“三个最”和“三转三再”教育活动成果,充分发挥人社职能,加大招商引资、用人用工政策优惠力度,优化人社领域政务服务环境和诚信体系建设,推动各类就业、人才、社保扶持政策落地落实落细。一是聚焦我市服装、医药等支柱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发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引才育才作用,着力落实高层次人才保障,让各类来普返普人才舒心生活、顺心工作、安心创业。二是不断优化民营企业服务,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营企业,大兴调查研究,全面掌握企业用工现状,摸清用工服务诉求,定向开展网络招聘、现场招聘、校企合作,在政策宣讲、补贴申领、招才引智、就业见习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努力提振民营企业在普发展信心。三是深入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民生实事,支持劳动者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加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和技能人才培养,全面促进我市高质量就业创业。 资讯三 明通公交:101-104路等多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 群众出行更便利 为进一步优化我市公共交通网络,近期,普宁明通公交公司根据实际需求,对101、102、103、104和原2路线等5条公交线路作出优化调整,以满足市民的实际出行需求,着力提升市民公交出行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日前,记者来到本次优化调整的主要站点之一——普宁星河明珠湾公交站看到,新设立的公交站位于小区户外停车场内,为104路的始发站。该公交站的设立进一步完善了公共配套,居民出行更加方便。 据悉,明通公交公司于去年开始在我市投入新能源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先后开通了101、102、103、104和原2路线等5条公交线路,各线路运营社会面反映良好,在市民公共出行、防疫应急保障等方面按时保质完成任务,为普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为使线路更加合理,市民出行更加便利,明通公交公司于5月19日开始,对原有5条公交线路中的4条进行了调整,其中,101路改为从高铁站到普宁广场,103路改为从盘龙湾到新汽车总站,并新开通了从池尾合浦村到占陇志古寮村的5路车。 资讯四 中博职校:重视五育并举 传承非遗英歌 一直以来,普宁市中博职校推进五育并举,重视对英歌舞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成效。 近日,记者来到中博职校看到,该校英歌舞社团的同学们在里湖富美青年英歌队总教练的指导下,随着“咚咚”鼓声舞起了英歌,他们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槌,上下左右互相对击,不断变换阵型、锤法,生气勃勃,雄威壮志。 普宁中博职校自成立以来,认真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责任,成立了英歌舞社团,英歌舞在校园腾跃,既让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也无形引导同学们将团结拼搏的精神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英歌舞社团活动的开展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学校每年开展多场次文艺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同时还选派学生参加揭阳市第二届潮客厨艺大赛暨潮客文化交流活动开幕式等表演,同学们日常训练表演的短视频也受到了多个媒体的转载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