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一
普宁:以花为媒 以木兴业 点绿成金全力推动花卉苗木产业高质量发展
名花引来天下客,一花带来百业兴。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我省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契机,按照“联农带农,数字赋能,助力花卉苗木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关要求,通过产业联动,全力以赴推动花卉苗木产业高质量发展。 走进洪阳镇万花园,便觉园如其名,名花万千,园内处处是琳琅满目的花卉绿植,放眼望去一片郁郁葱葱。这里每天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来自各地的花商、游客总是慕名而来,满载而归。作为一个集生产、销售、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省级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区,总面积达2.5万亩的万花园共有花木场、花圃3000多个,园内主营各式花卉、盆景、绿化苗木3大类共52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年产值近5亿元,可谓是粤东地区花卉专业市场的发展风向标。 更为重要的是,万花园作为一个核心业态驱动源,辐射带动本镇32个村以及周边4镇凝聚成发展共同体,有力促进合作共赢、农民增收。其中,宝镜院村便以“全国一村一品(花卉)示范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据悉,该村约有2300户农户以“前店后基地”方式从事花卉苗木种植经营,主要种植黄杨、罗汉松、桂花、塔松、报年红、四季茶花及各种绿化苗,年产值超5亿元。 宝镜院村主要负责同志在记者采访时表示,宝镜院村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揭阳市委、普宁市委和洪阳镇委关于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工作要求,以党建为引领,结合本村实际,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引导农民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花卉苗木特色产业。现我村培育有中外各式花卉、盆景、果苗、木苗等四大类500多个品种,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全村拥有200多名中级园林、园艺工程师。特别是宝镜院村种植的雀舌黄杨销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 自全面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以来,我市按照“联农带农,数字赋能,助力花卉苗木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关要求,以花为媒、以木兴业、点绿成金,动员各界捐资近1亿元,积极培育黄杨、蝴蝶兰等名优品种,突出科技赋能,推进品种改良、养殖土研制等先进技术研发应用,推动产业数字化提升,引进总投资2.6亿元的国际花卉数字生态港项目,持续提升“普宁花卉苗木”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全力以赴推动花卉苗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价值链的提升。据悉,当前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从业人员超6万人,经营50亩以上的大户500多户,年交易额近20亿元,比往年增长3%。 资讯二
里湖镇举办第三届健康功能米庆丰收暨稻田音乐会活动
为践行“健康中国”行动理念,助力“百千万工程”战略实施,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11月23日下午,由里湖镇政府、潮汕学院和东莞市驻里湖镇帮扶工作队主办的第三届健康功能米庆丰收暨稻田音乐会活动在里湖镇冷美村水稻示范基地举行。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卫华,市农业农村局、市科学技术局、里湖镇、潮汕学院主要负责同志等领导和嘉宾参加活动,并共同启动里湖镇第三届健康功能米庆丰收暨稻田音乐会活动。 陈卫华在活动上致辞,他指出,里湖镇作为普宁市首批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镇,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切实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要以丰收节等各类活动为契机,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市奠定基础。 里湖镇和潮汕学院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在活动上致辞。 据悉,里湖镇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抢抓入选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的契机,大力推动“双百行动”。近年来累计盘活撂荒地4000多亩,持续深化与潮汕学院、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校的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4个,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健康功能米基地”位于里湖镇冷美村,是由里湖镇与潮汕学院合作共建的“产学研”实践基地,目前种植面积约400亩,亩产高达2000斤,创收超100万元。 活动以“奏响稻香健康交响曲,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为主题,用稻田音乐会的形式,将农民丰收与载歌载舞有机融合,用贴近农业生产、农村习俗、农民生活的方式,表演了歌曲、舞蹈、模特走秀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还同步举办农产品展销活动,既展现了乡村建设新面貌,又弘扬了农耕文化新风尚,同时也彰显了广大农民喜庆丰收的新风采。 资讯三 高埔镇开展综合整治“六乱”统一行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推进“八边”治“六乱”工作部署,积极打造舒适宜居人居环境,助力高埔青梅产业风貌带建设,11月25日,高埔镇组织镇村干部及镇专职消防队、执法队、云落交警中队、社工志愿者等力量,在辖区内集中开展综合整治“六乱”统一行动。 行动中,工作人员按照“巡查一处、整治一处、提升一处”的工作要求,分组深入辖区主次干道及周边重点区域,主要针对临街商户(住户)违章搭建、严重影响镇容镇貌的拉棚搭盖、破旧雨棚、遮阳棚等违法违章建筑、临时性建筑依法予以拆除,对乱倾倒杂物和建筑材料、占道经营、乱拉乱挂、车辆乱停乱放等各种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行为及“六乱”现象进行整治。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车上街开展“流动式”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向沿路商户派发宣传单,增强广大群众的文明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引导大家共同参与到提升圩镇管理水平、改善镇容村貌的行列中来,为推进“百千万工程”贡献高埔力量。 高埔镇主要负责同志在记者采访时表示,创建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实事之一,而开展“八边”治“六乱”和大清扫行动是推动人居环境由“差”向“好”的有力有效举措。高埔镇立足实际,从补短板、强弱项入手,围绕“扫、拆、管、建”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相关工作。一方面是抓好扫与拆,另一方面是抓好管与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下一步,高埔镇党员干部将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干事创业精神,狠抓工作落地落实;同时,动员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共同营造和美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