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养老”的名义
行诈骗之实
以“养老”为名的诈骗行为时有发生
各种诈骗手段花样百出
给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造成损失和打击
小宁警官总结了常见的十大骗局
帮助老人识破骗局
擦亮双眼
守好养老钱
养老诈骗常见套路
提供虚假养老服务
骗子利用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床位等形式,通过诱骗中老年人签订合同、缴纳会费、购买养老床位、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手段,非法占有老年人的钱财。
投资虚假养老项目
骗子以投资养老保险项目、投资开办养老院、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高额分红为名,诱骗中老年人参与,进行非法集资。
销售虚假养老产品
骗子通过提供免费旅游观光、情感陪护、虚假宣传等手段,采取商品回购、消费返利、养生讲座等方式,诱骗中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保健品或者假冒伪劣产品,进行非法集资。
虚假宣称以房养老
以“以房养老”名义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诈骗资金,借国家政策旗号行非法集资之实。诱骗老年人将抵押房产的资金拿去购买其推荐的理财产品,最终导致老年人没了房子还背负贷款。
虚假代办养老保险
不法分子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帮助未参保人员代办“养老保险”或者代办“提前退休”,收取老年人“材料费”、“保证金”等。
开展虚假养老帮扶
骗子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直播陪护、慈善捐助志愿者服务、组织文化活动等形式获得中老年人的信任后,以多种形式对中老年人实施诈骗。
“投资理财”骗局
骗子通过赠送小礼品吸引老年人目光,接着以开推介会、知识讲座等方式,虚构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投资项目,以“低投入、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让老年人参与投资,进行非法集资,最后用老年人投资的钱进行部分返利后潜逃。
“低价旅游”骗局
骗子利用老年人外出游玩的热情及节俭的生活习惯,以不合理的低价甚至免费组织旅游活动,吸引老年人参加组团,随后,在旅游过程中安排各种购物环节,将商品以远高于市场价格卖给老年人进行牟利。
“神医”骗局
骗子通过发放“祛风除湿”小卡片,现场讲解功效,扮演群众做戏,免费赠送药酒的方式诱骗受害人,最后以“神医”身份忽悠被害人掏钱消灾,金钱换“神药”,以神医治病,迷信消灾等手段实施诈骗。
冒充公检法骗局
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伪造“红头文件”,利用老年人法律意识低和恐慌心理,称要执行逮捕,须缴纳“保证金”自证清白。
如何预防养老诈骗
不轻易相信。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电话,要提高警惕,保持谨慎,遇到问题多和子女沟通,如有疑问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核实。
个人信息不透露。妥善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不轻易透露。
不贪图便宜。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打消“用小钱赚大钱”、“不劳而获”的念头。
警惕“各种讲座”。不参加所谓的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免费参观等活动,不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的“公司实力”,防止陷入骗子的套路。
端正保健理念。相信科学,反对迷信,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医院就医,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
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标语等,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