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是普宁古八景之一,同时也是普宁的名片、普宁的象征。铁山系总面积2万多亩,主峰海拔高度450米,横跨流沙东、燎原、大坝、洪阳、麒麟、南径等街道、镇。由于铁山毗邻市区及周边平原乡镇等人群集居地方,山腰有北坑、龟山等水库,有着雄伟秀丽,绿树成荫,风光明媚的自然境色;有着农民起义的总部—铁岳院,起义领袖许阿梅的墓地这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等革命历史的文化底蕴,因而历来广大群众均乐于到此登山游玩,陶冶身心,每天都吸引了很多游客到这里游玩、锻炼身体,个别游人不讲文明,随处乱丢垃圾,造成山上的垃圾随处可见,有薄膜袋、果皮纸屑、糖纸、一次性饭盒,还有人们烧烤、做饭后剩下的残渣碎屑。阶段来,流沙东街道牵头发动北山村、志愿者、社工等,从完善基础设施、环境整治、智慧管理、动态管理等多维度协同发力,构建体系化管理,加强铁山风景区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力度,全力打造干净、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
一是全域监控覆盖与智能响应。在铁山景区出入口、核心景观区、陡坡水域、观景平台等重点区域,加密高清监控摄像头布设,确保24小时无死角监测。借助智能实时识别游客翻越护栏、破坏植被、乱扔垃圾等行为,同步联动广播系统警示提醒。将监控数据接入智慧管理平台,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端或监控中心,可远程查看人流密度、设施状态,一旦发现垃圾桶满溢、设施损坏等问题,立即派单处理,实现快速响应。
二是垃圾桶科学布局与环保升级。依据铁山景区游客流量、路线,科学规划垃圾桶点位,在步道、休憩区增设分类垃圾桶;针对易产生垃圾的主路、观景平台,加密布设。桶身张贴趣味标语(如“垃圾入桶,美景加分”),同时结合志愿者引导,提升游客环保意识,共同维护景区环境。
三是发动志愿者协同管理与服务。发动北山村干部、环卫工和志愿者力量,联合学校、公益组织等深入开展环境大整治。活动中大家身穿红马甲,拿起垃圾夹、垃圾袋等清洁工具,合理分工,充分发挥不怕脏、不怕累的优良作风和团结协作精神,认真清扫沿路垃圾、清理饮料瓶、食品包装袋、塑料袋等垃圾。经过阶段来努力,铁山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志愿者们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四是制度牌增设加强引导与监督。在景区入口、岔路口、垃圾桶集中摆放点等位置,设置制度牌。除公示景区管理规定、文明公约外,增设垃圾桶分布图及分类投放指南,标注监控覆盖区域,警示不文明行为后果,形成全民监督机制。
五是定期与不定期加强清理整治。按照“定区域、定人员、定时段、定责任”的工作思路,积极组织街道村党员干部、公益性岗位等人员,对景区道路、山边等重点区域进行定期与不定期加强清理整治,做到不留盲区、不漏死角,切实让景区面貌“靓”起来,生态环境“美”起来,实现景区环境从“整洁”到“靓丽”的跨越升级,让生态之美充分彰显。
下一步,流沙东街道将持续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不断加强铁山风景区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力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提高群众文明意识和素养,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营造全社会参与绿美普宁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也呼吁大家:提高环境卫生保护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维护好我们美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