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中心于6月12日在下架山镇、军埠镇、占陇镇等地稻田调查,水稻细菌性病害在感病品种上已经发生。据田间调查,病叶率一般为0.77%-15.9%,高的20.8%;病指为0.32-6.71,高的12.2。部分稻田同时零星发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稻瘟病。
近期,时晴时雨天气持续,温湿度适宜稻叶瘟和细菌性病害的病菌滋生。目前,我市早稻大部分处于扬花、灌浆期,禾苗生长浓绿茂密,田间荫蔽、湿度大,田间小气候利于稻叶瘟和细菌性病害的发生扩展。同时,黑糯米系列、五优308、美香占、籼小占等感病品种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和爆发流行。
防治意见:
各级农业技术部门必须密切做好病虫害的调查、监测,特别是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水稻螟虫,掌握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实况,分类指导。
警惕白叶枯病或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区和已发生细菌性病害的稻田,应立即喷药防治,每亩可选用噻菌铜、噻唑锌、叶青双、氯溴异氰尿酸、叶枯宁等对口农药。每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
警惕稻瘟病在历史病区、感病品种上潜在的流行风险,密切关注稻瘟病发生、发展动态,指导农户做好作物健身栽培,提高水稻抗逆性,已发病田块可选用三环唑、稻瘟灵、吡唑醚菌酯、肟菌·戊唑醇、己唑醇·稻瘟灵、瘟格新、消菌灵等化学药剂或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春雷霉素、井冈·蜡芽菌、申嗪霉素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每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防止其流行为害,确保早稻安全生长。
同时,利用媒体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农户及时施药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