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普法内容 | 普法对象 | 普法目标 | 具体措施 |
1 |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 审计局工作人员 | 深刻认识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通过中央、省、市、县组织的相关法治专题讲座和培训进行学习;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 |
2 | 深入学习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树牢正确党史观。 | 审计局工作人员 | 深刻认识“两个确立”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 |
3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宣传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 | 审计局工作人员 | 1.使局全体人员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核心的中央指示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推动新发展阶段普法工作; 2.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动形成新发展阶段全民学法守法新格局。 |
4 |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 | 审计局工作人员 | 使局全体人员了解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新要求。 | 1.结合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开展专题讲座、报告会; 2.定期发放党史学习教育、党章党规相关学习资料。 |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审计局工作人员、社会公众 | 充分发挥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重点开展宪法教育, 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 | 组织进行自主学习,加大全民普法力度。 |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审计局工作人员、社会公众 | 发挥民法典在文明法治城市创建过程中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 |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 | 审计局工作人员、被审计监督对象、社会公众 | 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性,促进依法审计、文明审计进一步深化,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促进被审计对象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接受审计监督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 在日常执法过程中开展普法。 |
8 | 《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 | 审计机关工作人员、被审计监督对象、社会公众 | 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性,促进依法审计、文明审计进一步深化,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促进被审计对象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接受审计监督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 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重要内容,通过培训,落实法律法规学习情况贯穿日常行政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