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普宁市人民政府
云落镇关于建立健全“信访微治圈”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4-05-07 15:34 浏览次数:- 【字体:

       为进一步细化实化固化“千名信访干部千镇行解民忧活动”成功经验,从信访侧整合基层资源打造“信访微治圈”,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特别是“预防法治化”,打好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战,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树立社会矛盾全周期管理意识,以镇域为主战场打造若干信访微治理圈,推动基层党组织延伸、治理队伍向基层下移、服务资源向基层集聚,真正把着力点放在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把可能引发信访问题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阶段,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预防在先”,从而不断完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的现代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二、工作措施

  (一)明确“信访微治圈”建设标准。各村(社区)要结合网格化管理体系和自身实际,按照“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工作量均衡”原则,将各自辖区科学划分为若干“信访微治圈”(填报附件1)。同时要因地制宜,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依托物业管理处、党群服务中心、爱心超市、志愿服务站等场所,融合打造“信访微治圈”站点。按照有挂牌、有窗口、有人员、有制度、有台账、有发令单、有群诉二维码、有效果图等必备要素的“八有”规范标准,做实群众诉求服务工作,为群众常态化提供矛盾调处、投诉建议、心理服务、法律服务、帮扶救助等服务。

  (二)明确“信访微治圈”工作力量。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推动基层党组织延伸、党的工作向群众覆盖、党的力量向一线聚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镇村干部原则上全部编入“信访微治圈”,可以按照程序成立临时党支部,由镇下沉在编党员干部任支部书记。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下沉干部每周要定期到圈内走访排查,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积极探索建立“信访微治圈”党群理事会、工作例会等协商议事机制。

  (三)明确“信访微治圈”工作模式。

  1.建立诉求收集反馈机制。一是巡查走访发现诉求。坚持日常巡查、即时巡查和专项巡查相结合,主动走进群众中排查矛盾纠纷苗头隐患。二是接待登记诉求。群众诉求服务站窗口每天接待并登记群众诉求。三是扫码登记诉求。广泛张贴群众诉求服务二维码,推广宣传居民足不出户线上反映诉求。四是定期开会汇集诉求。每周召开1次群众意见征集会,收集圈内群众意见建议,适时做好政策法规宣讲,合理引导化解隐患。

  2.建立诉求快速化解机制。一是一般纠纷事项,圈内协调处理。综合利用调解员、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等社会资源,组成调解员队伍,就地就近调处矛盾纠纷。二是重大纠纷事项,发令推动处理。建立“基层发令、部门执行”机制,打造“信访微治理圈、村级、镇级、县级、市级”五级响应体系。三是疑难纠纷事项,上报跟进处理。对于跨区域跨部门、群体性等各类“疑难杂症”事项及历史遗留问题,及时将相关情况逐级上报。

  (四)明确“信访微治圈”绩效标准。各地建立“信访微治圈”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切忌做表面文章。检验工作成效主要看圈内的矛盾纠纷是否排查到位,排查出的是否因工作不到位转化为初次信访事项。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下沉干部是否下沉一线,融入圈内,面对群众推动排查化解工作的开展。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社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动 “信访微治圈”机制落实。镇村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动广大党员干部迅速动起来、沉下去,有力有序推动工作开展。

  (二)加强工作统筹。“信访微治圈”工作机制重在发挥实际作用,关键在干部下沉一线。各村(社区)要把“信访微治圈”与网格化管理有机融合,并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强化矛盾纠纷受理办理功能。

  (三)加强督查问效。各村(社区)务必高度重视“信访微治圈”机制建设,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努力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矛盾纠纷排查不到位,化解不到位导致矛盾上行至上级部门形成初次信访事项及满意件的,将进行倒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