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普宁市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2-01-13 14:11 浏览次数:- 【字体:

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文件(3)

 

 

 政府工作报告

  ——2006323在普宁市第十二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普宁市市长  袁略文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五”时期,在上级党政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工业发展、城镇建设、基础教育“三个新突破”,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基本实现“十五”计划的各项预期目标,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0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20.79亿元,比2000年(下同)增长47.6%,年均增长8.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451万元,比2001年(可比口径)增长20.9 %,年均增长4.9%。

——工业经济取得新突破。5年新办和增资扩产企业542家,投资总额46.2亿元,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企业47家。2005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10.38亿元,比增69.3%,年均增长11.1%;其中规模上工业产值98.0亿元,比增87.5%,年均增长13.4%。纺织服装、医药两大支柱产业的集聚效应日益显现,我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称号,康美药业成为国家中药饮片产业化示范基地。企业生产规模继续扩大。5年来,有313户个体工商户登记为私营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新增规模上企业49家,累计212家;有4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其中康美、雷伊2家企业成功上市。企业素质逐步提高。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7家,广东民营科技企业12家,总数分别为10家和26家;累计有36家企业通过ISO质量体系或环保体系认证,8家企业取得国际标准产品认可;目前已拥有著名商标10件,省级名牌产品5个。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25.0亿元,比增23.5%,年均增长4.3%。2005年全市粮食总产量25.09万吨,比2004年增长0.6%。5年来,新种各类特色水果3.5万亩,改良品种退化蕉柑3万亩;扩种花卉苗木1.2万亩,发展大西洋马铃薯1700亩,优质玉米、反季节西瓜、草莓等种植也有较大发展。制订并推广应用2个省级、5个地级农业地方标准,建成国家级蕉柑标准化示范区1000亩、省级果梅标准化示范区2000亩。“普宁蕉柑”被国家列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象。我市连年被评为“中国特产之乡开发、建设、宣传先进单位”。组建高埔青梅、占陇蕉柑和流沙蔬菜3个专业合作社,成立“普宁市梅干协会”和“普宁市潮州蕉柑协会”。荣获“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称号。种植速生桉树4.8万亩,营造生态公益林3万亩,建成生物防火林带400公顷。累计投入4.9亿元,实施水利工程109宗。完成第二轮土地延期承包,全面停征农业税及农业特产税。

——内外经贸取得显著成效。建成康美药业中药饮片物流配送中心,开工建设广东烟草粤东物流配送中心,筹建市供销社物流配送中心、普宁医药物流平台,组建普宁广弘医药物流有限公司。新建流沙茶叶专业市场,扩建里湖茶叶专业市场,洪阳水果专业市场成为国家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强势启动普宁轻纺城(流沙纺织品市场)。建成大型购物超市美佳乐商场,引进世界著名快餐连锁店“肯德基”。成功举办五届普宁国际衬衣节暨纺织服装交易会,以及首届中国普宁中药交易大会,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珠洽会”、“中博会”等各类展销会,“普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交通运输、文化体育、医疗保健、餐饮旅业等服务业稳步发展。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15亿元,比增67.7%,年均增长10.9%。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市累计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63家,合同利用外资3.3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72亿美元。外贸出口持续扩增,2005年全市外贸出口总值3.26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2.4倍。

——财政金融运行相对平稳。建立对乡镇街道税收增长激励机制,强化税收征管。2001年以来,税收收入(地方库)以每年15.2%的速度递增,2005年达到23280万元。严格规范财税管理,收入结构逐步改善,2005年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66%,比2003年提高7个百分点。严格控制和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人员工资、机构运转和重点项目的资金需要基本得到保障。采取行政、法律等措施,加大社保扩面征缴和追欠力度。2005年征收基本养老保险费15354万元,比增58%;其中企业养老保险费5252万元,比2004年增长85%,增长速度为历年之最。2005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1.15亿元,贷款余额35.65亿元,分别比2000年末增长85.6%和3.8%。

(二)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5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2.6亿元,年均增长8.7%。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向前推进。完成《普宁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5)》的修编,抓好洪阳、里湖、占陇三个中心镇的规划修编,其中洪阳镇的修编工作已完成。占陇、洪阳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体育馆东广场、中华街片区和流沙广场改造、城南文化体育广场、人民医院住院大楼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流沙大道综合改造、流沙新河整治第一期工程已竣工,环南路配套、市区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点工程正加紧施工或筹建。实施市区环卫分级管理,狠抓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城市更加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按非农户籍人口比重计算,我市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16%上升到2005年的30%。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5年来,累计投入资金4.83亿元(不含高速公路),新建、改建水泥公路348公里,公路密度由62.3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到72.1公里/百平方公里。完成高稔公路、揭神线普宁路段、占棉公路的改造和揭普高速乌石立交接线工程;配合省、揭阳市建成普惠高速、揭普高速公路;马五线普宁段改造正在抓紧进行;陈(店)沙(陇)公路延长线工程已获省批准立项。建成220千伏普宁变电站第三期扩容等一批变电工程,新增输变容量33.95万千伏安;完成第二批农村电网改造,累计投付资金1.9亿元。建成移动通信综合大楼,开通宽带网络、数据通信及“小灵通”电话,全市固定电话装机容量达44万门。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基础教育上新台阶。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5年累计投入教育资金21.97亿元,新建、扩建、改建学校273所,完成并经省验收的老区小学改造124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积极探索教育多元投入机制,新增民办学校16所,累计21所,目前全市民办学校在校学生有2.25万人。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提高,高中教育加快发展,中考、高考连年获得好成绩。2005年有1914名考生上本科录取分数线,是2000年的4.4倍。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科技工作进一步加强。累计通过省、地级科技成果鉴定53项,获省、揭阳市科技进步奖52项;实施各类科技计划110项,其中国家级9项,省级31项;申请专利462件。完成市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中心交换平台建设。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协调发展。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批文明单位(村)受到省级以上部门表彰。我市被评为实施省人大“山区文化建设议案”先进单位,南山英歌参加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岭南民间艺术汇演并获金奖。文艺创作成果丰硕,有43件文艺作品获国家、省级奖励。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我市被命名为“广东省篮球之乡”,一批单位及个人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成功举办普宁市第二届运动会。组团参加揭阳市第三、四届运动会,均取得金牌、奖牌和团体总分“三个第一”的好成绩。公共卫生和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建成市医疗急救(120)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洪阳医院,完成20个乡镇卫生院的新建或改建;全市已有37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加强卫生防疫工作,杜绝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非典疫情的发生。我市荣膺“广东省卫生先进城市”。外事侨务工作成效明显。加强同海外华侨、华人及社团的联络与沟通,切实维护侨胞合法权益,重视华侨新生代的作用,旅外乡亲更加关心和支持普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人民武装、防空、审计、统计、修志、档案、气象、宗教等工作也有新的进步。

(四)社会管理力度加大

社会稳定工作继续加强。大力整肃社会治安,严厉打击“两抢一盗”、“黄赌毒”和“六合彩”等违法犯罪活动;实施市区治安联防,社会治安防控网络进一步完善;推进“禁毒03工程”,摘除全国“毒品重灾区”帽子。积极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重视做好信访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安全生产形势有所好转。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消防安全、交通运输、山林防火等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强力整治“三小”场所和“三合一”企业的安全隐患,重特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摘除“广东省制假售假重点地区”帽子。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加强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行业的监管,食品药品市场秩序逐步规范。打击走私贩私、强买强卖和商业欺诈等工作也取得较大成效。人口、资源和环境管理逐步深化。推动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实行干部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较好完成省、揭阳市下达的人口计划。加强用地管理和监察,国土资源得到较好保护和利用。加大殡葬管理力度,倡导文明办丧,火化率100%。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建成工业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和再生造纸污水集中处理站,工业污染逐步得到控制。洪阳鸣岗等4个村被命名为“广东省生态示范村”。

(五)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就业和再就业形势稳定。抓好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开展维护农民工权益专项监察,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全市净增2.2万个就业岗位,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下。城乡居民生活改善。200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220元和3624元,比2004年增长2.6%和6.7%。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九五”期末的21.2平方米提高到23.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14.5平方米提高到19.1平方米。200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8.61亿元,比2000年末增长92.3%。累计投入1.11亿元,完成南溪、南径、军埠、洪阳、大坝等改水工程,解决高氟区和地质性缺水地区共76.4万群众饮水难问题。社会保障能力增强。累计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8.35万人次,共发放低保救济金3507万元;全市现有抚恤补助对象3850人,年抚恤补助1243万元。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累计减免1.86万名贫困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书杂费。

(六)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坚持和完善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监督,改进工作。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联系,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基层民主继续扩大,村(居)民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顺利完成第二、三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经省民政厅批准,撤销原流沙、池尾两个建制镇,同时设立流沙东、流沙西、流沙南、流沙北和池尾5个街道;依法撤销石牌镇、黄沙乡、南阳乡的建制。行政许可法全面实施,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复议工作更加规范。“四五”普法任务按期完成,市民法律意识普遍增强。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市级行政机构、编制分别精简18.8%和25.9%。继续清理和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设立市行政服务中心,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继续开展机关作风民主测评活动,机关效能建设得到加强。深化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受到严肃查处。

各位代表,“十五”时期,我市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保持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取得较好成绩。这是上级党政和中共普宁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和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上级驻普单位、驻普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普宁建设与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海内外乡亲和友好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经济总体素质不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工业发展水平不高;税源基础比较脆弱,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农民增收难度大,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安全生产仍然存在薄弱环节,环境保护亟待加强;治安形势仍较严峻,维护稳定压力较大;部分公务员干事创业意识不强,机关作风有待继续改进。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在加快发展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时期主要任务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夯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普宁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市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打造“活力、平安、和谐”普宁、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工业发展、商贸流通、城镇建设、基础教育“四个新突破”,加强社会管理,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力争到2010年,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为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必须切实做到“五个更加注重”:

(一)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速经济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要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导,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医药器械、食品饮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制定落实鼓励支持自主创新的各项配套政策,依托企业推动产学研联合,培育发展自主创新型中小企业;继续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推动企业争创著名、驰名商标或省以上名牌产品;加快工业基地建设,培植产业集群,提高产业发展水平。要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抓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严格保护耕地,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经营;切实抓好生态建设,加快创建林业生态县(市)步伐;大力发展具有一定基础的乡镇特色产业集群和板块经济,整体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投入,统筹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抓好城乡就业、社会保障等一体化建设,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要以发展现代物流业为重点,推动商贸流通新突破。整合利用现有商业资源,以建设四大物流配送中心为突破口,巩固、提高、激活专业市场,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培育和发展住房、教育、旅游、信息咨询等新的消费热点,鼓励发展家政服务、卫生保健等社区服务业以及金融、信息、保险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力争“十一五”期末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

(二)更加注重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职能,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财政收入增长、财政调控、财政监督制约、地方财政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框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利用民间资本力度。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不断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要扩大对外开放,把吸收外资与促进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创新招商方式和机制,进一步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着力推动出口商品、市场和贸易方式多元化,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产品出口,实现出口增长方式由数量创汇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积极参与区域合作,重点开展与“泛珠三角”和东盟等的经贸合作,拓宽发展空间。

(三)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

要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加强以能源、交通、水利、环保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城乡防灾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体系,保护水环境和保障供水安全。要坚持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加快以市区为龙头、三个中心镇为重点的建设步伐,努力把市区发展成为人口规模55万、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的政治经济核心区,使各个中心镇成为经济次核心区和示范区,辐射带动其它乡镇发展。

(四)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

要坚持正面的舆论导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营造和睦相助、团结友爱、谅解宽容的人文环境。要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进一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搞好村委会选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要抓住协调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使全市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这一核心,正确把握“执行政策、加强教育、强化法治”三项原则,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安定。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殡葬改革和人口管理,强化对水源、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和综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民办教育。突出抓好校舍和教师队伍建设,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保障。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形成以市场配置为导向的流动机制和用人机制。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努力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五)更加注重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要贯彻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加强职业培训与技工教育,全面推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和再就业机制。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非公有制企业、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险覆盖面,加快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高度重视社会弱势群体,加大帮扶救助力度。加大教育、卫生、改水投入,逐步解决上学难、看病难、饮水难等问题。创新扶贫开发思路,提高扶贫的水平和成效。

三、2006年工作安排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为“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开好头、起好步,意义十分重大。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3%,工业总产值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外贸出口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下。实现上述目标,要按照“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切实抓好6方面工作:

(一)围绕建设经济强市,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推动工业向新型工业化方向转变。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着力打造以池尾为主的衬衣生产基地,流沙东为主的针织、内衣生产基地,占陇为主的纺织基地,军埠为主的化纤、塑料制品生产基地,山区片为主的食品、凉果加工生产基地,洪阳、赤岗为主的电缆电线、家用小电器生产基地,康美公司为龙头的医药生产基地,金盘公司为龙头的光盘、信息科技生产基地。推进科技工业园、洪阳、里湖等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高柏工业基地的规划建设步伐,筹建药品加工区。拓宽招商引资载体,落实引资奖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形成全民招商新格局,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500万美元。加快规划建设适度规模的标准通用厂房,引导市区存在安全隐患的小型企业和家庭作坊进区生产。继续实施“三个新增100”工程和名牌带动战略,推进质量、安全、环保三个体系认证,今年要新增投资500万元以上企业和规模上企业各35家,争创广东名牌产品2个、广东省著名商标3件,力争实现中国名牌产品零的突破。引导各类企业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向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以至上市公司方向发展。

推动农业向现代农业方向转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巩固发展以青梅、青榄、蕉柑三大产品为主导的水果生产。扶持洪阳、广太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力争发展至2万亩以上;依托中药材市场辐射力,积极引导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争取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继续办好大西洋马铃薯生产基地,使大西洋马铃薯生产向1万亩的规模目标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集中捆绑项目和资金,重点投向加工企业、产业大户和带动力强的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发挥蕉柑良种中心、果树中心的技术优势,努力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扶持供销社三个专业合作社建设,充分发挥蕉柑协会、梅干协会、香蕉协会的作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抓好改水、改路、改厕、改灶和改造住房“五改”工作,努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继续抓好林业生态建设,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加大投入,加快上三坑水库新建工程、引榕灌区整治工程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推动商贸服务业向多元化方向转变。做旺商贸业。做好商贸网点规划,优化商业布局。继续办好衬衣节,推进商业化运作,力争在办展模式、办展效果上有新的突破。依托产业和区位优势,落实优惠措施,使普宁轻纺城全面启动和繁荣起来。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连锁企业来我市设点,带动和促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创新。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着力打造烟草、康美、供销、广弘四大物流中心。加大外贸出口力度,壮大出口企业群体,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力争完成全年外贸出口38448万美元。做强旅游业。抓好盘龙阁风景区开发建设,有序推进汤头温泉度假区、望天石风景区和洪阳古城文化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和配套建设。做精房地产业。鼓励支持整体规划、成片开发、规模发展,提高房地产开发的品质和效益。

(二)围绕提高城市品位,努力改善投资创业环境

完善城市规划。出台普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进一步明确普宁城市规划的标准体系、基本色调和建筑风格,推出具有标志性、代表性的城市名片类建筑,提高城市文化含量,提高城市环境和视觉质量,提升城市的整体品位。

加强基础建设。要本着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的原则,统一规划和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综合配套功能。配合厦深铁路和汕(头)普(宁)、洪(阳)登(岗)高速公路建设,认真做好陈沙公路延长线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马五线改造工程,上马建设棉(湖)梅(云)公路南溪段改造工程。加紧建设110千伏赤水变电站、中河变电站、大坪变电站,220千伏铁山变电站和500千伏榕江变电站,逐步改善电力供应。千方百计筹措1亿元以上资金投入市政建设,重点抓好流沙大道改造整治二期工程、市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新河两岸绿化带和道路配套、池尾高速公路出口路段改造、环市北路拓宽及配套,同时,筹建流沙人民广场,加快赵厝寮公园建设,逐步改善市区容貌和人居环境。

优化人居环境。要下大力气抓好城市管理,向管理要效益。重点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开展违章建筑和交通秩序整治。要创新城市管理手段和办法,从公共基础设施维护、园林绿化、市容管理、交通管理、社区管理等方面入手,制定符合普宁市情的城市管理标准体系,使城镇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轨道。

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城镇规划,通盘考虑城市建成区与周边中心镇的建设,促进城市建成区基础设施向小城镇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小城镇覆盖。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发挥其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使农村人口合理有序向集镇、城市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

(三)围绕激活发展潜力,努力解决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做好财税金融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调动各类市场经济主体投资建设的积极性,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扩大财政增收源泉。进一步完善税收激励机制,增强基层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积极性。继续落实乡镇财政、社保征收责任制,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确保完成全年的收入任务。依法加强收入征管,严厉打击走私、偷抗税等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税收收入健康、稳步增长。大力调整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鼓励金融部门积极参与普宁经济建设,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的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推荐给银行。引导银行与企业建立新型银企关系,支持金融部门严厉打击逃废债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挖掘建设用地潜力。坚持依法用地、节约用地、集约用地、保障用地的原则,编制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预留可发展土地。依法收回长期征而未用、多征少用的土地,最大限度盘活存量土地。抓好废弃荒地和未利用土地复垦开发。要按照“征地手续不齐全、不完备的项目不能开工;没有与农民就征地补偿民主协商、达成协议的项目不能开工;征地补偿款没有兑现到农民手里、各种补偿不到位的项目不能开工”的要求,依法依规征用土地,保障重点项目和基础建设的需要。

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和实施鼓励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引进急需人才。加大力度做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实用技术工人的培养、培训工作,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突出抓好水污染防治,深化工业污染源治理,组织已达标企业实施“再提高工程”,督促未达标企业高起点完善治污设施,关停治理无望的污染企业。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重点搞好山区、库区和沿河、沿路及环城绿化。构建环境质量监测平台,严厉查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

(四)围绕全面小康目标,努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大力开拓就业岗位。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完善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机制,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落实创业优惠政策,鼓励下岗职工学技创业,组织农民外出创业,支持退伍转业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使更多群众尽快走上创业致富之路。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继续巩固“两个确保”、衔接好“三条保障线”的基础上,强化对各类企业用工合法性的监督检查,抓好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农民和民营企业职工的参保工作,积极推进农村低保制度。加强社会救助,更多地关注和关心社会弱势群体,重点解决失业职工、失地农民、失居市民和因灾因病致贫家庭的生活困难。

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城市公用设施、优化教育环境等方面,切实为民办好事实事。加强经济适用房建设,解决256户城市困难家庭的居住困难。认真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从今年秋季起全面免除所有农村户籍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杂费。加快里湖水厂、汤坑水厂扩建工程建设,逐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继续实施“广东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帮助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就读技工学校。

(五)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努力提升社会发展水平

全力强化社会管理。认真对待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积极做好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改制、劳资纠纷调处等工作。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积极解决各类社会热点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努力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强对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的专项整治,加大事故责任追究力度。继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提高及时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保持严打高压态势,重点打击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以及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侵财性犯罪,坚决扫除黄、赌、毒。

优先发展基础教育。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落实资金筹措、校舍建设和提高师资素质三大任务。加快实施“强师兴教”工程,继续做好教师的选招工作,增配中小学教师1063名。加快校舍建设规划的实施,力争新建、扩建中小学26所,其中小学11所、初中10所、高中5所。积极实施普通高中“扩容促优”计划,加快高中发展步伐,努力完成高中招生11529人的任务。大力推进普宁二中创建国家级和普宁一中、侨中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工作。

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步伐,重点抓好人民医院传染科楼、华侨医院住院楼以及乡镇卫生院的配套建设。继续深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重大传染性疾病的群防群治。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快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实施有线电视市镇联网首期工程。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城市亲和力,团结善待全体市民及外来建设者,共同塑造城市良好形象。

(六)围绕提高执政能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提高加快发展的能力。要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真正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不断创新思想观念和行政方式,坚持一事之前先问市场,凡是能交给市场去办的事情,政府决不包揽;凡是能用经济手段解决的问题,决不用行政手段;凡是能够花钱直接办的事情,决不拿钱“养人”去办。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做到用招商引资的钱发展经济、用市场化运作的钱搞城市建设、用财政的钱改善人民生活。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工作一经部署,目标一经确定,就要狠抓落实,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各级政府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和政绩观,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尽心尽力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要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征求群众意见制度,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群众紧紧地凝聚和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努力形成干群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要自觉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要坚决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我们正处于重要的历史时刻。富民强市,快速崛起,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让我们在中共普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振奋精神,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普宁经济社会的更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             2006年3月15日印

                                  (共印1100份)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