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普宁市人民政府
2015年一季度普宁经济运行简析
来源:普宁市统计局 发布时间:2015-04-02 10:41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随着全国、全省和揭阳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市经济发展也呈现“明显放缓”的新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大部分回落,呈现由高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转变的态势,支撑经济增长的基础数据增速呈下滑趋势,经济增长上行受阻,稳增长压力加大。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经济发展稳中趋缓。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2.0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同比回落5.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6.158.235.7,三次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2.7%58.9%38.4%。工业经济增速明显回落是经济趋缓的主要原因,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为53.8%,同比下降10.2个百分点,对经济的拉动减弱4.0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增速放缓。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5.2亿元,增长6.3%,增速同比回落9.5个百分点。其中,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3亿元,增长16.7%;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1.1亿元,下降5.2%。二大产业集群中,纺织服装制造业工业总产值161.7亿元,增长16.0%;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37.8亿元,下降7.3%

——消费需求回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8亿元,增长13.6%,增速同比回落1.5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销售额149.8亿元,增长16.7%;住宿餐饮业营业额3.6亿元,增长14.3%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略有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5亿元,增长36.2%,增速同比回落3.2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67.8亿元,增长38.4%;房地产开发投资1.8亿元,下降18.2%

——财税金融运行平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5031万元,增长10.9%,增速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30075万元,增长1.3%,增速同比回落9.5个百分点。一季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98.2亿元,比年初增长8.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0.7亿元,比年初增长6.7%

二、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若干不利因素

当前我市经济呈稳中趋缓,经济增长面临不少困难,下行压力存在加大。

——用电量、税收收入、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等先行指标下滑,经济发展前景存隐忧。全社会用电量增长4.0%,增速同比回落6.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下降2.0%,增速同比回落16.2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增长1.3%,增速同比回落9.5个百分点。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下降26.7%,增速同比回落56.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长6.7%,增速比去年全年回落22.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43.0%,增速比去年全年回落191个百分点。

——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盈利水平下降。根据调查和有关数据,近年企业生产经营所面临的融资难、招工难、用工成本上升等问题仍比较突出,今年开局工业企业盈利水平有所下降。一季度,普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0.0亿元,同比增长18.3%,增速同比回落8.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持续高位增长难度大。一是受项目征地、拆迁滞后、资金困难等因素影响,部分项目未能正常推进或进展缓慢,导致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二是亿元项目入库少,一季度在库的仅2个,其他项目因立项审批、环评报告、施工合同等资料不齐无法及时入库入统,未能真实反映全市投资总量。

三、几点工作建议

    针对当前全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增速回落等情况,下一步我们要紧盯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经济运行调度,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稳定工业经济、加大投资、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缓中有稳、缓中有新、缓中有进,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和建设,运用财政、金融等有效手段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化危为机,向着既定目标砥砺前行。

(一)坚持工业领先发展的主线依然不能变。一是要发挥龙头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龙头作用。重点关注一批具有高速成长性和巨大发展潜力的中小微企业,辅之以相关政策激励,激发企业的争先意识、发展意识和目标意识;二是夯实园区基础,以标准化厂房建设为重点,同时加强园区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做长产业链,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紧紧围绕重点产品、重要资源、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对接,推进结构调整,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千方百计稳定投资增长。一是发挥重大项目支撑作用。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在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金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上下足功夫,加速项目引进和建设攻坚。同时确保项目进度,对一些进度缓慢的项目,要逐一调研了解项目建设困难,分类解决问题,争取项目早日达产达效,充分发挥大项目对全市投资增长的支撑作用。二是增强资金保障能力。吃透中央支持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中小企业发展等金融支持政策,努力争取上级更多资金支持;积极策划具有发展潜力、投资吸引力的项目,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投资项目和资金;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挖掘信贷资源。

(三)花大力气培育新主体、新业态、新动力等“三新”经济,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要促进信息、旅游、文化、教育、健康等消费热点和网络购物消费模式的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投资,降低信息消费门槛,以信息消费带动传统商业和产业信息化改造升级,促进居民生活服务业加快发展。要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相关附件: